泰州学子三下乡:寻找逐渐远去的“惜字”文化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泰州学子三下乡:寻找逐渐远去的“惜字”文化

2022-08-27 22:41

来源:泰州学院 | 孙玥玡_532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响应乡村振兴,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月10日,泰州学院“‘敬惜字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暑假社会实践队,以传统“惜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为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为原则返乡走访,来到苏州市吴中区、泰州市姜堰区、南京市秦淮区等地寻访历史上“惜字”传统的遗存,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名群众。

七月,暑假的开始。也是调研的开始。

太阳的光芒总是耀眼的,它滚烫而炽热,像一颗巨大的跳动的心脏。而我们就踏着这样的热情之火,走在姑苏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人们总说,人间烟火姑苏城,吴侬软语甜蜜蜜,在我的眼里,苏州却是个外柔内刚的江南女子,有着自己的内韵。文化的脚步在姑苏城,也是有迹可循,步步生莲。

调研的第一站是北寺塔。园内氛围安静而虔诚,蝉鸣通透辽远,树影叠加交织,在石板路上延伸开去。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一位身体力行“敬惜字纸”三十余年的仁勤师父,他还邀我们一同进茶室闲谈。三个小时的交谈,我们认识到了师父眼中的何为“敬惜”、何为“字纸”,他朴素的话语间,显示出他那颗平凡却真诚的“文化心”。师父还为我们扩大了思考的格局,谈到了“惜字”和“惜物”的关系,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下午,我们一路擦着汗、撑着伞、啜着冷饮,走遍了城隍庙、西园、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地探寻遗迹,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敬惜字纸”的传统在苏州地区得到了一定的保护,虽然现今有此相关遗迹,但是真正了解这个文化的人并不多,包括我也是在加入实践队后,才对敬惜字纸有了一些了解。

除此之外,各地的同学也走访了自己家乡的“惜字”遗迹,如海安市博物馆、云港市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等。

经过数日的实践走访与调查,我们发现“惜字”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经济的发展,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到了几乎绝迹的地步。我们在深感遗憾的同时,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宣传“惜字”文化的重要性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古迹惜字陷困境,躬行明法求发展”,即使在“惜字”文化的寻“根”之旅中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坚持开展相关的实地调研活动,继续寻找“敬惜字纸”在民间留存的文化印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责任编辑:孙玥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