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太阳——《沉浸于求索之中》阅读心得
“我的世界,因为有你才会美。我的天空,因为有你不会黑......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太阳”。聆听着悠扬的旋律,品读着智慧的结晶,此时此刻觉得词曲和书中的内容是那么切合,那么让人振奋、陶醉。世界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是有教育的理想。教育人都有理想教育的梦,这梦想就是照亮我们教育人求索路上最美的太阳。
一、因为有你,我与教育结缘
一个体态微胖,其貌不扬的男孩。从小学开始成绩“很稳定”,稳居班级倒数。上课的时候“稳如泰山”,下课的时候活力四射,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同学眼中的差生。意料之中,这么“优秀”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获得任何一次表彰和奖励,能坚持走下去或许全靠良好的心态。
直到高中阶段,男孩碰到了他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剧情似乎发生了反转。男孩微胖的体态,班主任觉得是心宽体才胖;上课的“沉稳”,班主任觉得男孩能够冷静思考;下课的活泼开朗,班主任觉得男孩同学关系融洽。似乎原本的缺点都变成了优点。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男孩担任了班长,把所有的活力用于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男孩获得了自信,赢得了尊重。为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班主任鼓励男孩要提升成绩,为理想奋斗。男孩经历了无数日夜的奋斗,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成绩,从稳居倒数力争到了年级中上游。在高考成绩发布的时候,班主任第一时间发来了祝贺,男孩喜极而泣。那一刻,男孩的生命里出现了许久未见得阳光,内心也暗自做了关乎一生的决定。
是的,我就是那个男孩,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报了班主任的母校,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希望能够追随老师的足迹,用阳光照亮学生们成长、成才的道路。
因为有你,我与教育结缘!
二、因为有你,我愿负重前行
“学之大者,国之重器”,我不敢寄希望像陶西平先生一样在教育事业的探索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但身为一线的人民教师,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愿意负重前行,努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尊重个体生命,探索多元评价体系
《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的形象让我感到那么熟悉而又亲切,尊重生命的教育焕发了学生们的春天。
从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班级管理的理念“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只以进步多少讲成败”。吸取魏书生老师班级管理的宝贵经验,在我的班级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个体成长的土壤。“事事有人为,人人有事做”,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操行分管理制度”,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构建班级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每个学生都有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领域;同时,班级的表彰和奖励覆盖全体学生,表彰再也不是少数人成绩优秀学生的专利,更多的是让学生们通过表彰和奖励获取成长的自信。清楚记得班上的一个男孩在获奖后热泪盈眶发表感言时的一段话:“这是我读书这么多年,获得的第一张奖状。”每当回想起这一幕,内心五味杂陈,一张奖状不仅代表一种肯定,而是代表一种来自群体的激励。
激励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发展动力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修炼的教育教学艺术。
(二)尊重学生主体,实践生本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学校的倡导下,我也积极投入到“三标四环”的生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中。课堂教学的三段目标:明确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目标。课堂教学的实施通过明确目标、指导自学,先学后议、展示交流,解疑释难、点拨拓展,当堂检测、总结提升四个模块开展。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所学、所悟的机会,个人智慧加集体智慧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都要通力合作,在“竞而不争”的学习氛围中,向全体同学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解答疑问。老师则从原有的主导转变为引导,从台前走向幕后,在学生按下“求助”键时答疑解惑,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成长。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学习成果的反馈,我们采用“一生一策”的帮扶方式,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课堂的转身,给课堂灌注了生机。课堂教学再也不需要演绎,更多的是看到学生自发投入学习、激烈讨论争辩的场景。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重新爱上了课堂,老师重新燃起了热情。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我不想做蜡烛,我要做太阳。我要用敬业、乐业的精神来驱赶学生求学路上的迷茫;我要用沉浸探索的努力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予学生阳光和雨露,静待花开。我很荣幸我能像我的老师一样,走在“珍视天性,静心育人”的教育路上。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太阳,我将心怀阳光,沉浸在教育的求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