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作业如何设计?精炼、巧融、积累或许是一条好思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随堂作业如何设计?精炼、巧融、积累或许是一条好思路

2022-09-02 09:43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63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杨东云老师

      学生作业是为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由教师布置并要求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业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讲,作业是教师围绕既定教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设计,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续和有益补充。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的科学设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在深钻教材后,经过有效压缩、整合教学设计,可以随堂完成的尽量随堂完成,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扎实、高效。

      一、课初精练,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语文是基础学科,而字词则是基础的基础。到了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虽然已不是重点,但是课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易混淆的字、词,还是需要老师进行重点强调的。因此,在上课之初,我多会安排一些检测预习效果的,同时也是重点易错的作业进行小练习,而这些小练习的内容要从学生预习中来,最好由学生发现、由学生编写。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上课伊始,我安排的小练习就是由学生编写的。

      1.给加点字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间(jiān  jiàn )隔  影影绰绰(chuō chuò) 脱鞋挽(miǎn wǎn)裤

      2.选字组词,在正确的汉字下画“√”。

      (防 访)问   (讯  汛)期  (绰  掉)号

      3.选词填空。

                 连接    联结

      各式各样的桥梁像纽带一样把这座城市(   )起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牵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   )亲情、友情的纽带。

      像这样的基础内容,在每篇课文学习之初,能结合文中出现的字词内容,进行三、五分钟的小练习、小强化,长期坚持下去,对夯实学生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会大有裨益。

      二、课中巧融,有效渗透,水到渠成

       教材中,课后都会有几道习题,这几道题反映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后习题进行有效渗透,并巧妙融入课堂探究,恰当地引导探究、指导,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掌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几件事”,随着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概括如下:

      (1)常助人——救白蛇——得宝石

      (2)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

      之后,再次引导学生结合板书,简要概括出海力布所  做的两件事,而此项安排不光训练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能力,同时,也为第二课时要完成的“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这个小练笔做了准备,学生说清楚海力布所做的两件事,那也就是“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三、课尾积累,语句摘抄,厚积薄发

      我们的课文不乏名家之作,这些文章在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心灵的同时,里边的精妙词句更是学生作文的典范,这个时候,布置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作业,他们是乐于接受的。慢慢地,你会发现,学生们的作文语句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四下诗歌单元四首诗后,我安排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抄写下来。在这些优美诗句的浸润之下,孩子们文思涌动。

      在后续的《 轻扣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中,虽是初次尝试写诗,就有一些小诗人崭露头角,他们有模仿诗人叶赛宁的文笔在《石榴花》 中这样写道:在教室的外面,有一棵石榴树,花朵是簇簇火焰,熊熊燃烧。绿绿的枝头,红红的花儿艳丽,瓣瓣花朵绽透,好美一副图画!……

      又有学生模仿冰心的《繁星》(一三一),在《竹林》中写道:竹林啊!哪一只鸟儿不吟唱?哪一株笋儿不生长?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散发的清香?……

      由此可见,如果平时注重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的宝库,从而为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我想,叶老所讲的“那一连串功夫之前”必定是有积累的,积累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至关重要,也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与布置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精心设计作业,把学和练融为一体,让学生作业过程有意义、有趣,增值、高效。要把作业设计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融为一体,加强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与研究,实施个性化的分层作业布置,尽量追求作业的少而精,改“疯狂用眼型”作业为“精准打击型”作业。同时,教师要积极探索作业类型创新,提倡作业设计有探究性,学生作业有选择性,作业过程凸显自主性。在平时多穿插一些富有体验性、活动性和趣味性的“外向型”作业,形成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作业创意的作业体系。

 

      【来源】海淀实验小学大兴分校公众号
      【作者】海淀实验小学大兴分校杨东云老师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