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儿童  游戏“见”成长——暑期教师“充电”专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看”见儿童  游戏“见”成长——暑期教师“充电”专辑

2022-09-02 10:1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63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见儿童  游戏成长——暑期教师充电专辑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在安吉游戏中,幼儿的一切行为都是自主的,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为进一步有效推动幼儿园安吉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情况,促进老师相互交流与学习。暑假期间我们宁河六幼的教师进行了安吉游戏案例分享交流“充电”活动。
案例一:
我和小车的“那点事”
宁河六幼 郭淑婷

活动背景:
       安吉游戏倡导让幼儿掌握游戏的主权,教师必须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放开手、闭上嘴、睁大眼、竖起耳,把户外游戏的时间、空间还给幼儿。幼儿园的骑行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车辆供孩子们选择。孩子们看见“小汽车”都很兴奋,想在宽阔的骑行区体验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
   “骑上我心爱的小车,它永远不会堵车”,在户外活动时间,孩子终于轮换到了羡慕已久的“骑行区”,可爱的孩子们在户外带着对小车的兴趣,开启了一段我与“小车”的畅想之旅!这个活动来源于孩子、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从最初的无规则渐渐自主创设游戏规则,感受到了玩车的乐趣,体验到了“小交警”的自豪,而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游戏经验,而且还提高了孩子的合作、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进入骑行区后,孩子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有双人车,还有单人车。每个人都开着“小汽车”快速的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行进。当然,常常这样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就造成交通堵塞,这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不发生交通堵塞呐?带着问题我们开始了骑行之旅。
“狭路相逢”
     来到骑行区后,一辆辆小车的骑行之旅就开始啦。动作快的小朋友已经在骑行区上骑了两圈了,动作慢的小朋友还在慢悠悠的推着自己的“小汽车”到骑行区上。不一会儿,两边的小朋友“狭路相逢”了。

    漠漠:“老师!撞车了”岳陌然让小边追赶我们,撞到我们的后座了!”岳陌然小声的说,“明明是他们骑的太慢了,老师,你看陈嘉佑这样朝后面坐车太危险了”
    幼儿园拥有宽阔的骑车场地,但是孩子们都挤在了一起,水泄不通……堵车了,那该怎么办呢?小乘客怎样坐车才是正确的方式?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只见孩子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嘴的纷纷“献计”。“排队骑车就不容易堵车啦!”墨墨不紧不慢的说着,“按照我们上学和放学的方向走,绕的圈子大一点。”亮亮一边说一边骑着小车演示着,小艾若有所思的说:“小乘客应该扶好把手,而且要蹲好朝前坐,要不然会摔倒的!”

“小交警”上线啦
     滴滴滴滴滴滴,怎么又遇到上一次的那种情况了,果果嘴里一直喊着:“哎呀,让一让,让一让”,即使后面还有一个小伙伴,也挡不住她想往前走的决心。小小的身躯,提着自己的小车,和后面的小伙伴左挪右挪的寻找出去的“缝隙”。挡在前面欣苒也在不断喊着:“你们过去呀,你们快过去呀!”总之,是谁也不让谁。
   这时,靖珂自告奋勇说:“我来指挥吧,让你们总撞车!”“你又不是警察,警察才能指挥交通呢!”显然,其他孩子们并不买账。“我中班的时候跟着来咱们幼儿园做活动的交警叔叔学过几种交通指挥的手势,不信你们看看”,说着,就见靖珂像模像样的指挥起来,涵涵见状也马上跑了过来,“我去年也跟着一起学过,靖珂我们两个一起吧,省的他们总撞车。”俩人一起像个熟练的交警似的站在边上开始指挥交通,用手开始交替变换信号灯,嘴里还不停还叫唤着:“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刚开始,效果确实不错,可是不一会儿问题又出现了。小交警临时上岗,指挥交通还不是很熟悉,没有规则性地不停变化着交通信号灯,加上小朋友们也不熟悉小交警的指挥。于是,有的小朋友在红绿灯前调头,有的直行,有的后退,还有的左右来回摇摆的。这时茗堃小声地问:“老师,我该往哪边开呀!这红绿灯有时候看不清呀”。由于小交警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导致交通路面依旧很堵,甚至比之前堵塞的更严重了,孩子们也找不到方向,这可如何是好呢?我们决定先回班里观看交通视频,以及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视频,学习正确的交通文明行为和法规后,大家开始激烈的探讨,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是“小交警”
      经过前两次的活动,孩子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每个人都有了相应的角色,“我是司机,我要遵守交通规则;我是交警,我要管理路上的车辆;我是乘客,我要乘坐汽车;我是加油站工作人员,我要为车辆加油......”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小交警”也穿上了衣服,戴上了帽子,指挥起了交通,有了小交警,小司机们在骑行的时候显然注意力集中了很多,但还是有部分骑行的小朋友“无视”小交警,依旧不看标志、手势的乱骑。
我是快乐的小交警

      面对这次出现的问题,孩子们没有马上来寻求我的帮助,只听靖珂说“今天小朋友不听咱们的指挥,他们如果再不听指挥,咱们就给他们开罚单!”其他几位小交警觉得靖珂的方法很好,都同意小交警可以开罚单的游戏规则,于是在第二天的活动中,小交警们手拿罚单开始工作了。虽然在一开始还是时不时“断线”好在后面克服了,堵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我们的“驾驶证”

      虽然有了“小交警,”也有了“罚单”,但是当罚单第一次在游戏中投入使用时,出现了交警乱开罚单,甚至有小朋友跟交警主动要罚单、将手上的罚单随便塞到别人手中的现象。孩子们又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议论起来,“我们不能为了有罚单而去故意不遵守交通规则”,“是的是的,大家都觉得有罚单特别好玩,这是不对的!”“没错,我记得我爸爸有开车的驾照,要是闯红灯,没有在指定位置停车就会扣分,分扣完之后就不能开车了”......
    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游戏分享,知道了罚单是你不遵守交通规则后,交警惩罚你而给你的,而小交警也不是随便乱开罚单的。最后,孩子们为了能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致决定,绘制自己的“驾照”,孩子们在自己设计的驾照上,画上自己经常骑的小车,写上自己的名字,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驾驶证就新鲜出炉了,孩子们知道如果违反交通规则,驾驶证就会被扣分,如果分否扣没了,驾驶证就会被没收后,都明显变得很“乖”!
反思:
     1.骑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游戏之一,虽然之前有过骑行游戏的经验,但是从孩子们本次自主体验游戏的过程看来孩子们在交通规则方面的的经验有所欠缺,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孩子掌握骑车的技能,还要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学习并遵守交通规则,才能更好的为骑行打下“安全基础”。
   2.在这场骑行游戏中,孩子们自主创造游戏,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再与老师、小朋友共同分享,并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次次的游戏中,通过不断与朋友、老师的交流沟通,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日渐提高,肢体动作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时,孩子们也更变得更自主自信。
   3.在日常生活中,万物都是切入点。教师只要关注孩子们日常感兴趣的,及时抓住契机进行引导,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游戏中会产生成功、失败、快乐、满足等情绪体验。我们应鼓励孩子们把自已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依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儿童游戏是孩子们快乐的载体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
   4.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放手、相信。放手游戏,幼儿是值得相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巨大潜力的主动学习者,做“少作为”的教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中获取成长的力量。观察、读懂。记录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想法、读懂孩子的表征,采取恰当的时机策略,鼓励支持回应孩子的游戏需要。尊重、支持。尊重幼儿的决定,接受幼儿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距离默默守护,给予孩子最有效的支持。
案例二:
小区搭建记
宁河六幼  董悦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最近我园在推行安吉游戏,在初探安吉游戏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趣事。
案例:

活动前孩子们自由商讨活动内容,确定了今天的主题是搭建居民区。他们进行了简单分工,男孩搭围墙,女孩搭高楼。男孩们打算用纸盒来搭围墙,于是把纸盒一个个挨着摆了起来。正巧那天风大,纸箱总是被吹倒,起初有几个孩子来回扶了好几次。后来志志看见了,把小篮子抵在纸箱的后面,可是小篮子太轻了,风一来又被吹倒了。他又找来了做操用的器材,放了两个彩圈抵在纸箱的后面,风一来,纸箱却倒在了前面。他笑着说道:“风往这面吹,我放反了。”他把彩圈换了位置,这下纸箱就不会倒了,他又把彩圈垒高了一些,说是加固围墙。

      女孩们忙着用小篮子垒高搭高楼,搭了十几层确实很高了,正当她们十分满意地欣赏高楼时,冰冰有些担心的说:“楼太高了,如果晚上飞机看不见这里,撞到怎么办?”蕊蕊说:“我家的顶楼有提示灯,晚上会一闪一闪的,这样就不会撞到了。”冰冰欣喜的说:“那我们也装一个提示灯吧。”于是她们找来了红色的圈,放到了高楼的顶层。

      随后,他们又用奶粉桶搭建了停车场、彩圈摆成了小路、拱门摆成了小区门口。居民区的搭建进入了尾声,雨雨说:“哎呀,我们没建花园啊,小朋友们去哪里玩呢?”晴晴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小区外面建。”他们找来了栅栏围在小区外面,栅栏的组装有些难度,两个栅栏的腿需要同时放入底座中,才能稳固。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如果先放入其中一个栅栏,另一个就放不进去了,所以他们分工合作,有扶着栅栏的、有扶着底座的、有负责把栅栏腿插入底座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拼好了,但是有的栅栏腿没有完全插入底座,十分不稳,他们的力气又太小,没办法完成。只见骏骏找来了小锤子说:“我来加固。”他用小锤子锤栅栏,栅栏腿紧紧的插入底座中,这样栅栏就不会来回晃了。他们又找来了绿色的布当草坪,摆了几个木马当健身器材,这个小区场景越来越生动了。

反思:
      安吉游戏告诉我,要把游戏还给孩子们,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因此本次游戏内容是孩子自发形成的,分工也是他们自由结组。搭建小区这个主题贴近生活,对于小区的基础设施,孩子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搭建起来难度并不大。但在搭建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天气原因风大,导致搭建的围墙总是被吹倒,通过几次尝试发现,材料摆放的位置和风向有关。楼房搭的太高了后,幼儿又提出了新问题,飞机撞到怎么办?于是再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就这样在操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游戏中我没有进行干涉,而是做一个观察者,给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间。发现问题后不急于指导和提示,等一等,看看他们能否自己解决。欣喜的是,他们遇到的问题,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行动内化成了经验,经验不断累积,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案例三:
“筒”趣无穷
宁河六幼  马莹
活动背景: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如同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自己的想法。
   第一次接触滚筒,孩子们充满了新奇。他们有的钻进滚筒里去躲起来,有的把滚筒推倒爬进去用身体来滚动滚筒,有的用手推着滚筒走,有的骑在滚筒上左右摇摆......

      刚开始玩滚筒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上不去滚筒或站不住掉下来,这个时候幼儿园老师可以引导小朋友们一起想办法。有的小朋友想站到滚筒上面去,可是滚筒滑溜溜的,总是不听话的滚来滚去。
   小朋友的想法是无穷的,一是可以扶着墙壁站上滚筒,二是其他小朋友帮忙扶住滚筒,在站上去,三是站上去之后张开双臂维持平衡。幼儿园小朋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老师可以和下朋友一起一一验证。


“筒”上有约 

     墨墨想要爬上去,可是尝试了多次总是顺着滚筒滑下来。于是他改变了方式,尝试用跨,踩等动作让自己站到滚筒上,还是没成功。于是,他趴在滚筒上休息了一会儿,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他用轮胎跨栏抵住滚筒两边,然后小心翼翼地踩着爬上滚筒,并颤颤巍巍地蹲在滚筒上。他们的游戏吸引了一旁的同伴。
   汇依问:墨墨你在干嘛?你能站起来吗?我见过杂技表演,他们就是站在滚筒上走。
   “能站起来吗?”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我的分析:
     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们用爬、跨、踩等不同的动作探索站上滚筒,后来又借助材料来固定滚筒,使之站上滚筒,从不断探究的学习品质可以看出对该游戏非常执着和喜爱。
虽然看上去这个过程较为单一,最后也没有展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其一次次尝试、不断努力下,我们看到了他在逐步调整着上去的方法,出现了小步递进的发展与变化。这种小步递进式的自我挑战避免了危险,也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单调重复的游戏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墨墨的挑战站滚筒激发了同伴们的共同兴趣点,他们开始自发讨论如何能像杂技表演者一样站上滚筒,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筒”你一起走 

       经过几次游戏的磨合之后,孩子们游戏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在观察的过程中,几组孩子的默契配合让我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同伴互助:搀扶组
    欣怡和依琳不断地去调整自己上去的姿势,发现两个人如果同时上去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很难办到,于是他们选择轮流。一手扶着滚筒一手牵着柚柚等手,依琳尝试着爬到滚筒上,然后慢慢站起来后一点一点挪动滚筒。
    之后两人慢慢的学会了放手,欣怡在这个过程中对依琳说了一句:“哇塞,依琳你滚起来了!慢一点,要保持平衡哦!”


收获与反思:
     1.滚筒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幼儿在游戏中切身体验滚筒与脚行走的频率有关,滚筒行走的方向与脚踩的方向有关。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慢慢控制脚步速度才能稳稳地在滚筒上行走,乃至灵活转身等,这对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2.滚筒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发展
    在这个系列游戏中,幼儿对平衡、重心、摩擦力等方面的科学现象有了初步的感知,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体验了探究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还养成了用于探索、积极思考、契而不舍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3.滚筒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一次又一次地与同伴讨论、分析问题,在与同伴的分享和互助中解决问题,最后更是创造出了多人同玩的花样玩法,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模仿和学习贯穿于游戏始终。
感悟反思:
      1.幼儿会进行自我保护
    在放手游戏时,幼儿经常会在游戏中挑战自己,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在持续完整的观察之后,会发现儿童并没有教师想象的那么“鲁莽”。他们会自主判断游戏的危险程度来控制游戏,不仅会保护自己,而且还会保护同伴。冒险不等于危险。幼儿在游戏中冒险是为了 寻求刺激,同时也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从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幼儿会自我调整游戏难度
    看似简单的重复游戏,其实并不简单,重复中是有变化的,幼儿在重复练习中一点点地调整着难度,创造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小步递进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
    孩子们经历了重重困难站上滚筒,与滚筒一起走,到同心同力花式秀,相信孩子们会“筒”甘共苦,会出现更多的“哇”时刻。

案例四:
花样玩球
宁河六幼  冯凯

案例:
      今天,幼儿们进行了玩球游戏。活动开始,教师积极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他们有的踢球,有的用球进行抛接大球练习,还有的用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嬉戏……场地上到处都是幼儿们的笑声和喊叫声。

      熟悉玩球游戏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新活动:“现在咱们玩一个‘跳房子’的游戏。”可刚玩了两三次,有的幼儿就大声说:“真没意思。”于是,我询问幼儿:“那你说一说,不玩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玩呢?”其中一个幼儿想了一会儿说:“咱们可以玩运球比赛”。我询问了幼儿的意见,他们都兴奋地表示同意。他们手拿皮球分成四组玩了一遍。我看到幼儿们情绪很高,便说:“咱们这回不用手拿球来玩跳房子运球比赛,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好?”于是,大家随口令开始比赛花样跳房子:有的孩子将球夹在两腿中间跳着走,有的放在脖子底着头走,还有的夹在腋下跳,真是千姿百态,可爱极了。玩过一遍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快而有的却很慢?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讨论后幼儿达成共识:把球夹在肘关节中便于跑动,球还可以不掉。讨论过后大家又玩了一遍。

      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幼儿们肯动脑筋,使一个普通的皮球能玩出那么多花样。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反思:
     在每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力。而材料是幼儿学习的桥梁,教育必须有合适的材料和游戏,并要使之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用相应的难度来挑战。对中、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喜欢较复杂的、有吸引力的环境,希望选择更多的玩具材料,来展示他们在各个领域里日渐发展的精细技能。如果材料和游戏太简单了,幼儿可能就会变得厌烦;如果太难了,幼儿可能就会沮丧。而厌烦和沮丧都会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他们很快就会厌烦那些无需他们做出任何行动或者不能扩展他们想象力的游戏,因此,教师在活动中投放的所有玩具材料都应该能促进儿童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游戏,尽量使之具体化,并适合他们的技能水平。当活动材料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合的时候,它们传递给幼儿的信息就是:这些玩具和游戏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当玩具和游戏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时候,幼儿就会为如何参与进去而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当有多种多样的玩具和游戏可以用来促进、满足幼儿各种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用建设性的方法来度过他们的时间。孩子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但不可能天天都有新的游戏材料。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材料让孩子们创造出多种玩法,让同一种玩具或材料变化出新的玩法,使幼儿愿意玩,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和探索的问题。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有很大的潜能,老师要相信幼儿,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会用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案例五:
对战大冒险
宁河六幼  吕建宜
观察背景:
一、安吉游戏场地:冒险区域
二、幼儿兴趣:
    上周的户外游戏我们班选择了攀爬和跳绳,本周经过孩子们的大讨论,最后征集大家的意见,我们来到了快乐骑行和大冒险区域。
三、前期经验:
    我们的大冒险场地非常开阔,游戏材料也很丰富,最主要材料是各种形式的栅栏,我把幼儿带到游戏场地,首先询问孩子们的想法,想要怎样利用场地和材料,梓诺说:“老师我们用栅栏摆成迷宫,然后做游戏。”子墨说:“老师,我们可以用栅栏围城一个长方形,然后再里面玩各种游戏,这个围起来的院子就是我们班的了。”孩子们正在一言一语的讨论着,这时大二班的小朋友也加入到了冒险区。两个班都在冒险区,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玩呢?就在我们很为难的时候,阳阳说:“老师,不如我们和大二班比赛吧!”我问:“怎么比?”阳阳说:“守护阵地大冒险”阳阳的想法马上调动了我和孩子们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开始正式游戏。
    首先需要小朋友们自己搬运栅栏,搭好自己的阵地,然后将炸弹投到对方的阵地,最后看哪一方炸弹少,哪一方就获胜。
四、观察实录:
活动伊始,孩子们一股脑地冲向器材,一人搬了一个栅栏,淋淋选了一个最大的栅栏,搬不动,但他仍然费力地往外托运,一不小心碰到了后面准备搬栅栏的润润的头,润润有些委屈地挠了挠头,没有说什么,接着去搬栅栏了。孩子们人手一个栅栏,齐心协力,将栅栏搬运到场地,开始搭建自己的阵地。眼看阵地要搭建好了,但是缺了一扇门,子墨想要搬一个最大的栅栏,他说:“我们把门搭得高一点,这样炸弹就没办法进来了。”说着他就跑去搬栅栏,但是栅栏太大,他自己搬不动,虓虓见状赶快上前帮他一起把栅栏搬过来。

       这样门也安好了,梓诺又说:“但是好像我们的城墙不太坚固呀,一松手就要到了,怎么办呢?”依琳说:“我知道了,我们把轮胎摞起来,把栅栏靠在轮胎上不就好了。”我惊喜地对依琳说你真聪明呀!孩子们听到我的肯定,都开心的去搬轮胎,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我们的阵地坚固的驻守在那里!

     游戏正式开始,一声哨响,孩子们拼命地向对方投掷炸弹,皓皓说:“咱们得把炸弹都扔到对面去,我们就能赢了。”孩子们动作很是迅速,将炸弹拿起一个一个向外投掷,但是我看到语烟投的并不是很准,每次都将炸弹投在外面,潼潼说:“语烟你这样把炸弹扔在外面,我们炸弹就少了,浪费炸弹我们就赢不了了。”语烟自己也很苦恼,小声地说:“我也想投进,可是炸弹就是进不去。”潼潼说:“你用大点力气扔,我来教你,两个手拿着炸弹,然后举高一点,使劲向他们那扔过去,你来试试。”语烟好像不太有信心,我见状上前去鼓励她,我说:“来试一试,就用潼潼教你的方法。相信自己。”这时,朵朵拿过来一个炸弹对语烟说:“给!你来试试。”在我们的鼓励下语烟又扔了一次炸弹,这次真的投中了,大家都很开心。在孩子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最终我们赢得了这场比赛。

分析与解读:
     孩子们第一次来到冒险区,缺少游戏经验,但是孩子们对大冒险很感兴趣,一起商讨游戏玩法,一起搭建自己的阵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想到解决办法,甚至在同伴“不给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也没有一味的责备和埋怨,而是想想办法帮助同伴。在游戏中,我能看到孩子们勇敢、自信、善良的一面。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身体各项技能的发展,也能够体现同伴间纯真的友谊。
   我们作为幼儿的引路人,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实践经验,将真正的自由、自主、时间、空间、材料等还给孩子,相信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创造多的时机,为他们留下有故事、有研究力的童年,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在教育中的真实意义。

案例六:
滑梯+荡桥+平衡板=赛道
宁河六幼  刘莹

活动背景:
       自我园成为安吉游戏实践园后,我们学习安吉游戏的理念,了解安吉游戏精神。积极研讨班级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贯穿安吉游戏精神: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将安吉游戏精神渗透到班级的游戏活动当中,我们发现孩子就是天生的创造者。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跟谁一起玩,玩什么,怎么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玩着自己制定游戏规则的游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活动过程:
      因为游戏场地的设置,滑梯、攀登架、荡桥等不好移动的大型设施,被放在一起,我们小班的幼儿每天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滑梯,但弊端是有效游戏的时间不长。这一天,我们常规操作,男孩荡桥,女孩滑梯。可很快男孩的注意力已经被远处的哥哥姐姐冒险的游戏吸引,停留在跃跃欲试又束手束脚的状态里。


       我先叫来的两个班上比较力气大的男孩,去和我搬动旁边的梯子,放在荡桥出发的地方,这样就延长了一段荡桥距离,我的提议,马上给了更多男孩勇气,他们又搬来的梯子,接着延长,从这里不难看出,幼儿自主的用他们的方式,尝试通过梯子,来到荡桥。

       女孩也越来越多,荡桥明显排队太挤,我鼓励女孩也去搭一个平衡板,夹在滑梯与荡桥处。


       很快幼儿非常投入的将各种板子都搬运过来,链接成一个长长的跑道。

       幼儿自发的根据跑道的结构,选择通过的方式,有的手膝爬,有的能够双臂张开保持平衡的迈在平衡杆上通过,有的则是主动在旁边扶着小朋友通过。


       在荡桥与滑梯链接处,其实平衡木并没有非常的稳当,通过的时候,甚至还会轻轻摇晃,可正式这一点点的摇晃,更加激发了幼儿通过的欲望,每个幼儿都想自己通过,有的颤颤巍巍,有的闲庭信步,总之幼儿们都是不厌其烦的来来回回通过了多次,在意犹未尽的结束活动,在结束的时候,我也听到孩子们整理玩具的时候说,下次我要用一个更厉害的板子搭成的跑道。

      我并没有终止孩子们的讨论,而是回到教室,稍作休息后,将今天活动中的问题,拍到的照片,放在一体机上,孩子一起讨论和研究,怎么样改进我们的赛道。


       虽然是小班的幼儿,用笔描述可能还有困难,但孩子在看到自己活动照片后,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述,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也验证了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我们总结明天赛道的新方案,并命名的今天的活动主题——小一赛道真无敌。接下来,我也做好了对幼儿活动全方位记录和支持准备。相信,以后的活动会更加让我们喜悦。
活动分析:
     1.《指南》中指出,幼儿“能在成人的引导、鼓励下积极参加攀爬活动”,并且“在活动时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小朋友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2.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探索,幼儿每次都能挑战更有难度的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和自信,幼儿通过多次尝试,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支持策略:
       1.在活动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让孩子思考、总结经验,最终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得提升。
    2.利用生活过渡环节、离园活动等时间回顾视频和照片,让幼儿分享玩法与经验,对孩子们的游戏进行反馈和提升,让孩子们下次游戏能够更有经验和创意。
活动反思: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有着强烈的破土而出的渴望。顺应孩子内心的需要,最基本的一点是适应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共性与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的个性。教师的作用,应该自觉地参与幼儿的发展过程,敏锐的识别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所必须的有益经验,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对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架。敏感的把握住发展的关键期。将幼儿的需求变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在孩子游戏时教师做到最大程度地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让孩子能够毫无顾忌地投入到真游戏中。开展安吉游戏以来,我们要求自己管住嘴巴和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孩子们的游戏,竖起耳朵听孩子们的心声。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孩子的游戏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本次的暑假充电活动,旨在通过游戏案例的分享,发现游戏中的问题与价值,总结经验,并为幼儿园进一步的开展安吉游戏进行铺垫。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