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学子勤下乡: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足下践真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农大学子勤下乡: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足下践真知

2022-09-03 16:27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 付艳艳_535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2年8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武汉市新洲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武汉市新洲区的仓埠街,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足下践真知“的暑期社会活动,了解污水处理厂的经营现状,遇到的难题等,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农大力量。

深根于街道办,了解发展情况

上午九点,实践队员来到了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办事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仓埠街的“四一行动计划“,内容有厕所革命、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生活环境改善等。随后实践队成员向街道办的工作成员表明了来意,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热情的向实践队员介绍了仓埠整体的工作概况,在谈话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仓埠已经建成一座具有3000吨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17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和11个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

立足实际,实地考察

紧接着,街道办的陈主任就带着实践队员来到了仓埠街的污水处理厂,与陈主任的交流过程中,陈主任感叹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让他们当地的环境、河流的清澈度等情况都变好了,污水处理厂工程是一个惠及很多人的项目,随后实践队员也向陈主任交流了有关污水处理厂选址、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陈主任说污水处理厂一般选址都会选择在荒地,尽量不损失农田,污水处理厂是一个PPP项目,资金方面也是有社会资金参与的。

随后,陈主任与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成员看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出水水质设施处理等,由源头浑浊的污水再到排入小河的涓涓流水,实践队的成员都惊叹“污水变清水”的神奇,一旁的陈主任说道,“这个污水处理厂能有效的处理生活污水等,避免污水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实践队员村民的居住环境等有着巨大的作用呢!”“没想到这污水处理厂竟然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一位实践队成员感慨道。

亲切交流,理解深刻

在污水处理厂的周围,实践队又深入居民家中,与他们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臭味问题进行交流,实践队成员问道:“张大爷,你们住在这附近,平时有闻到一些污水处理的臭味嘛?”张大爷笑了笑,说:“没得没得,你们不知道哟,这污水处理厂办的挺不错,平时没啥臭味,反倒是以前没有污水处理厂的时候,那个河才臭呢。”实践队成员与周围居住的叔叔阿姨们紧密交流,对污水处理厂所发挥的实际作用理解更加深刻。

实践团通过与水务局和生态环境局的主任进行访谈,了解到新洲区污水处理厂均运用物联网技术,经处理的污水质量数据将直接传输给环保局,便于实时性监测、严格化管理。主任强调,农村基础建设要真正做到利民,必须做好后续的质量监督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结学习,收获满满

一路走来,实践队成员感慨几天的走访调查确实辛苦,但是收获也是颇丰,了解了有关污水处理厂选址、资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周围居民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态度。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也总结了调查问卷中的题目设计不合理导致在路途上花费时间较多等问题,实践队将会不断探索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

就实际而言,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本次生活污水PPP项目的走访之行,深切感受到政府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绿色情怀,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环保产业的了解,倡导了生态文明新理念,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属于当代青年的力量;同时根据所走访的信息进行社会责任脆弱性的评估,更直观地理解农村基础设施社会责任脆弱性的评估方法,激发了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学习的积极性。

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历,尽情地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付艳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