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学精神,打造科普新方向:童程童美科普公开课正式开讲!

为好奇心和想象力插上翅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为什么宇航服大多数都是白色的?”本场科普公开课通过几个科学知识问答,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拉到顶点。
课堂上,尹传红趣味十足地讲述了许多科学故事以及科学家的趣闻,“圆的秘密”、“由科幻变为现实的喷气式背包”、“火星旅行”……尹传红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精彩的故事当中,为孩子们呈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力与硬核科技的科普知识课堂。现场的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参与互动、举手抢答问题,俨然一副小小科学家的模样。

如何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针对现场家长朋友的提问,尹传红提出了一些建议:“小朋友们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人生阶段,也有余力徜徉书海或到大自然中体验和探索科学。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
尹传红特别强调:“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接触更广泛的知识。”

事实上,童程童美也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据了解,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孙滢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科技素质教育要启发青少年长期的学习乐趣和内在动力。最初孩子对学习兴趣的建立是出于好玩、有趣、快乐,但并不持久。想要建立长期的兴趣,甚至成为志趣,更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
童程童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正是本场科普公开课的目标:为青少年打开科技世界的大门,体会科技魅力,学习不一样的科普知识,进而迸发出浓厚的科学兴趣。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而青少年是未来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储备力量,面向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为祖国的未来、真正的“后浪”,他们承担着进一步探索未来世界的任务,而科普就是为孩子们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引导青少年对科技产生浓厚兴趣的最佳方式之一。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并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列为首位,特别强调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科技素质教育,童程童美的看法是: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无论是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还是编程、机器人等非学科知识,学习的内容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些载体不断帮助孩子发展思维、习得能力,所以“素质教育=知识+思维+能力”。
正因如此,童程童美认为,青少年科技素质提升不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并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去当科学家。孩子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养成,都是提升孩子科技素养的核心目标。
在此基础之上,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童程童美坚持助力科技素质教育发展与普及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校内课程不断改革创新,更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建立“全民科普”的教育氛围,这也是童程童美连续五年坚持发起中国少儿编程节的初衷之一。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素质教育品牌,童程童美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孩子带来最好的科技素质教育,为孩子构建最专业的科技素质教育场景。与此同时,童程童美聚焦中国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到参与促进教育公平的公益活动,为孩子、为社会提供真正好的科技素质教育,助力提升国家未来人才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除少儿编程节外,童程童美从2015年起每年都积极响应“全球编程1小时”活动,深度助推中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的普及,激发青少年创新精神;2021年,为了加深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了解,培养科技素质,童程童美启动“程星计划”,并通过“星星小课堂”太空知识讲座等航天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教育,为青少年搭建起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平台。
本次科普讲座已落下帷幕,但第五届少儿编程节的精彩活动才刚刚开始。据童程童美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中国少儿编程节还有更多精彩环节,ONE有引力 · 未来少年编程&机器人优秀作品创展季正在面向全国青少年征集他们的原创作品;主题少儿成长课、家长云学堂·第五届中国少儿编程节特约直播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未来还会有编程&机器人优秀作品VR创展等更多精彩内容陆续与大家见面。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