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94):前行、攀升与飞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名师工作室(94):前行、攀升与飞翔

2022-09-06 16:1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83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前行、攀升与飞翔
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心得
沙集小学   靳红
新教育实验认为:站在教室讲台前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为助力更多的教师迈向优秀,丰富暑期生活,丰盈生命厚度,王鸿名师工作室于8月13日开展了“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张跃主任开场致辞。他再一次希望我们每一位学员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聆听,做好笔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勇争“县名师”“市三师”。
接着,工作室导师王鸿校长为我们解读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他告诉我们“三专”,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一个人,重要的不是生命有没有遭遇困境、问题,而是生命如何将这种遭遇书写为具有创造意义的叙事。新教育实验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一定会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动人的故事。
上午的活动,首先由原睢宁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本松校长为我们作《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代表性实践探究》的讲座。李校长从教学模式及其特征、三种教学模式介绍、合作学习、有效教学四个方面介绍,对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徐州“学讲计划”三种教学模式做了特别的介绍,他说,三种模式都离不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合作学习也要保证有效性,而有效学习的保证就是“讲、学、练相结合”。所以说,李校长所重点介绍的三种模式都是有效学习的模板,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由此推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管是旧的教学模式还是新的教学模式,我们都应该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上午第二场讲座,是由李集小学年轻漂亮的杨雅迪老师分享的《不忘初心 静待花开》。杨老师参加工作才3个年头,已经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是第五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优秀学员,在培育站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多次在镇、县级开设公开课和讲座。她身上的那股谦逊、好学、向上的韧劲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杨老师分享了自己参加优质课拼比的经验和心得,也讲述了自己和班里一个特殊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从她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她教育的初心,做事的细心,和对待孩子的耐心和爱心。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优秀的,杨老师说“与优秀的人为伍,你就不得不进步”,其实,她的进步还更多的在于自己的努力拼搏!
下午也安排了两个讲座,第一个讲座由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的朱永老师为我们讲述他的教育故事。朱老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美术老师,成为现在的全国优秀教师模范代表,他辅导的儿童画誉满全球。从教四十年来,他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扎根乡村美术教育,刻苦钻研摸索,因地适教,形成了“爱、活、乐、美”的独特教学风格,在“寻梦、追梦、圆梦、守梦、续梦”的路上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他的故事是朴实的,但是又是最感动人的,最伟大的。
最后一场是我给大家分享我接触新教育、再识新教育和缔造完美教室的一些心得。从2005年的初遇,到今天的成长,新教育已经在我的心底扎根了十几年。“师生共写随笔”,让我养成了平时写写记记的习惯,也努力带着班里的孩子“晨诵、午读、暮省”。“缔造完美教室”,让我学会了用心营造“彩色教室”“书香教室”,用活动丰盈孩子的童年生活,用仪式和庆典温暖每一个特殊的日子。朱永新教授说:“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新教育的品质,甚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我愿努力和班级孩子一起,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教育生命传奇!
活动最后,工作室王鸿校长为本次活动总结。王校长每天都抽出自己的时间,想方设法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非常让人感动。他也再次提醒我们每一位学员,要善于从别人的经验中总结,要积极参与学习,重视理解和反思,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相联系,及时完成作业,养成爱阅读、勤写作、会合作的习惯,做“三专”教师,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