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和谐校园 育时代英才 ——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创和谐校园 育时代英才 ——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09-08 18:18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96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有一所信阳市唯一的农村职业高中——千斤高中。因历史原因,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加之新县人口基数小、城乡差距大以及县城高中的提前招生等原因,学校曾一度陷入招不来学生、办不下去的困境。

近年来,学校秉承“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的校训,践行“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理念,以“三好三会”(人品好、身体好、习惯好,会读书、会写字、会劳动)为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吸引了大批县城和临县的学生前来就读,生源连年爆满,彰显了学校坚持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意义,证明了学校存在的价值。
来千斤高中就读的学生,成绩跨度大,基础薄弱的占比较多,如果效仿普通高中,以升学为主,一味迎合高考,学生听不懂,只会睡大觉,必定厌学;如果只按职业高中的简单办学目的,以就业为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无法满足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跳出“农门”的诉求,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校一样办不下去。怎样寻找适合我校实际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办学和育才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我校在“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学理念指引下,结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打造适合的德育育人体系、开设适合的特色教学课程、构建适合的激励评价体系、营造适合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的教育模式努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迈向幸福人生。
一、立德树人 打造适合的德育育人体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1、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我校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新县是一片红色土地,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永远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我校依托新县红色资源,坚持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思政教育阵地,不断丰富和深化思政育人内涵;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2、身正为范 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致力于打造成长、自信、有爱心和正能量的教师团队,保障我校适合教育的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校坚持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活动,师父每周要听徒弟的课并指导徒弟上好达标课和示范课,徒弟每周至少听2节师父的课,并定期向县城高中名师学习;坚持每周进行组内公开课及评课活动;坚持每天上午第三节的学科组集体大备课;成立“千高读享会”,坚持每天做好读书笔记;坚持每两周做一套高考试题并在全校展示;坚持每周限时训练和周测等常规教研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定期举行校本研修培训,加强教材、教法、考试大纲等内容的学习,促进每一位千高教师成长为有温度、有高度、有故事、有本事的老师,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以“适合、适用、适性”为抓手,以学科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为载体,突出课堂以学生为本、教学以能力为本,大力推进以“适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3、养成教育 活动育人
学校坚持每学期举行体育艺术节、拔河比赛,篮球赛、“向上吧 千高!”引体向上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坚持举办“千高好声音”、美术展、课本剧大赛、诗歌朗诵大赛,为学生提供融学习、交流、展示为一体的大美舞台;坚持每周的优秀班集体、最美寝室评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女生安全教育,每学期举办女生安全教育大会,引导女生自尊自爱;通过三年统筹的主题升旗仪式、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平时不说脏话,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等文明礼仪,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学校加大对学生文明卫生习惯的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在食堂吃饭准备一张餐巾纸,做到“一纸三用”,保证食堂和餐桌干干净净,要求寝室教室要扫干净、摆整齐,上完厕所冲刷干净就是我的责任等;举行“责任·理想·奋斗”主题升旗仪式、“勇于担当,坚定前行”故事演讲、“责任伴我行”等系列活动,在一点一滴中,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有文明、懂礼仪、有担当的人。一系列的养成教育活动,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我们学校和千斤初中一个校区,从未发生过大学生欺负小学生的事,学生能和睦相处,两个学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
4、责任意识 管理育人
“教育的责任就是培养有责任的人,培养有责任主体、有责任思维、有责任能力、有责任品质的人。”正如我们的校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也在一直坚持做有责任的教育,通过管理和服务育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1)班子成员做好示范引领
班子成员坚持“把自己的手烙红,把事情摆在桌面说”的管理理念,全部深入一线教学,蹲年级、蹲班级,其中扎根高三毕业班教学的有7人,担任班主任的有5人,有3人既是处室主任,又是年级主任、班主任。所有班子成员坚持和班主任一样早起、晚查,每周不少于4次;校级干部基本做到天天早起签到,每天夜晚下自习到寝楼查寝,参与睡寝值班;每天的带班值班的班子成员24小时不离校,写好值班日志,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同样的问题在学校只能出现一回。班子成员和老师一样积极参与各项常规教研活动,要求学生和教师做到的,我们学校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在我校工作,没有抬杠的,没有埋怨的,我们的学生们,除了文化课成绩暂时落后点,但举止文明、阳光积极,态度乐观、精神饱满。
(2)精细化管理保障校园安全
在“不断规范、力求精细、努力创新、创造和谐”的目标要求下,我校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在管理中从小处入手,提出“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的工作口号,要求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以“三好三会”(人品好、身体好、习惯好,会读书、会写字、会劳动)为抓手,大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严抓手机管理和课堂睡觉等问题,坚持年级值日,楼层值日,校值日全天候、无死角的巡视,保持有学生活动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值班老师的守护;定期开展卫生、安全、法制教育,由学校班子成员牵头每周进行一次校园安全、食堂、寝室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校园平安和谐有序;寝楼值班教师夜晚一对一点名查寝,不住校学生除书面申请外,班主任还到家进行实地家访,对缺失监管的同学,一律要求学生住校,确保管理无漏洞。

二、因材施教 开设适合的特色教学课程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分别指导”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课、专业课课程,同时加大劳动教育课程,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开设社团活动课程,坚持激情教育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
1、加大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致力于观念的培育,而且注重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
(1)辛勤耕耘 有所获
我校多年来坚持开展植树种花活动,一届又一届的千斤学子们,在学校西边责任花园种下了一棵棵小桃树苗,在东边大花坛栽种了月季和腊梅,在西院墙旁栽种了四季青和桑树,在学校雕塑前移栽了一大片月季花,在操场主席台两边植下了一株株栀子花苗……经过一年年的栽种与呵护,苗木们默默扎根、茁壮成长,如今已是生机盎然,让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皆有花盛开,均有绿意相伴,学生们自发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几年来没有出现过损坏树木和摘花的现象。我们让学生们通过一届届学长学姐们的努力以及亲身经历,明白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有意义,辛勤耕耘,终会有所收获。
(2)花木成畦 手自栽
我校开设学校耕读园,各班负责开垦一块花圃菜园,为学生们提供动手劳动的机会。从耕地、选种、育苗,到每天的浇水、除草、巡逻,学生们亲手播下希望,享受精心付出的充实感,收获丰收的喜悦。一棵棵莴笋蓄势待发,一串串圣女果挂满枝头,满地的青菜扎堆似的向上生长,一旁的茄子日渐圆润,向日葵傲娇地仰着脑袋,太阳花随着傍晚的山风轻轻摇晃,旁边的黄瓜结了一个又一个,西瓜悄悄地爬藤挂果……“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学校耕读园的设立,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种花种菜的乐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校园的一隅,在园中一方小小的天地间,有他们饭后课间心心念念的小家伙儿们,在悄悄地开花、结果。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盛夏,在秋天,收获这份独有的美好。
(3)自己动手 乐生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校积极开展叠被子大赛、最美床铺评比,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丰富寝室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组织开展校园拔草活动,为我们栽种的花木蔬菜们保驾护航。“厨下司炊炊,悉心烹饪之。”我们倡导千高学子必须学会做“四菜一汤”,周末在班级群内展示自己的厨艺成果,无论是家长帮助下成功的红烧肉炖土豆,简单日常的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还是学生对着网上学会的可乐鸡翅、创意水果拼盘,一张张照片,背后是孩子们举炊烹煮的精心准备,是家长们耐心的指导和会心的笑容,是一家人品尝美味的其乐融融。“劳动最光荣!”我们公开倡议,鼓励学生们在假期里积极承担家务,有条件的跟随父母外出务工体验一个月,感悟劳动的辛苦、体谅家人的不易,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热爱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收获更大的成长。
2、开足体音美课程,发掘潜能
我校坚持开齐开足书法、阅读、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聘请书法家为基础年级学生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坚持每天午休后至少二十分钟的练字练心,定期开展校内书法比赛,张贴优秀获奖作品;开设阅读课,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做好阅读笔记,分享读书心得;保证每周至少一节音乐、美术课,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坚持每周的体育课,坚持每天下午最后一节的分年级大跑操课,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好习惯。
3、成立学生社团,激发兴趣
我校成立了情景剧、新媒体、乒乓球、篮球、象棋、五子棋、摄影、电影鉴赏等二十多个兴趣社团,每周三下午最后两节课作为社团活动课,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绿茵场上健步如飞的运球小将,校园一角随着球拍来回翻飞的羽毛球,乒乓球在孩子们的灵活切磋间来回弹跳,教室里惟妙惟肖的表演,优美和声的旋律,斟酌对弈的黑白棋子,抓拍美好瞬间的咔嚓声,无不体现着学生们的青春活力。同时我们每学期进行社团活动成果展示评比,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4、坚持激情教育,树立信心
我校坚持每天早晨激情跑操。伴着晨辉,踏着朝露,学生们喊着嘹亮的口号,活力满满地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坚持激情早晚读,我们的学生精力过剩、下课爱打闹,每天将近两小时激情早晚读,全员站着,谁先完成任务谁坐下,孩子们身体变好不说,下课打闹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整个校园变得文明有序;我校坚持周日晚的激情演讲训练,让学生敢于开口、善于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兴趣,锻炼能力;坚持每周的国旗下经典诵读和主题演讲,每周的主题班会课,通过各种形式,让每位学生在学校觉得有瘾,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增强学习和就业的信心。
5、注重课外实践,拓展视野
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三年级的“登凌云 酬壮志”励志远足活动,高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远足,高一新生的拓展训练,红细胞志愿者的社区服务活动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收获进步。

三、爱与鼓励 构建适合的激励评价体系
我校大多数学生是农村留守学生,部分是单亲家庭,甚至还有个别残疾学生,这些学生常常被贴上“基础差、习惯差、纪律差”的标签,长期缺少爱的呵护与鼓励,但我校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的思想,实施唤醒教育,建立科学评价观和学生档案,努力探索构建适合的激励评价体系。
1、实施唤醒教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我们的学生,我校坚持加大情感投入,从关爱、鼓励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唤醒每一位学生,实现师生间求知同步,思维同步,感情共鸣。对学生实行“包保责任制”,给每位学生分配学习和心理指导老师,每周负责找学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前几年的聋哑学生汪颂玲,学校教师轮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最终考上理想大学;到智障学生杨小龙、残疾学生杨东明;还有前年毕业的余大强,父亲是一个闹访户,被判了几年,母亲联系不上,平时在班很少说话,眼睛看人带着敌视的眼光,一次生病了请假回家,班主任在吃饭时和我说起这个事,我和班主任立即赶到孩子家中,只见家里脏乱不堪,学生一个人卷缩在漏着棉絮的被子里,我们立即带着他吃饭,到卫生院拿药,当我把200块钱递给孩子时,孩子扭头哭了,让我终生难以忘怀。这个孩子虽然只上了一个专科,但见到我们都是笑嘻嘻的,见面先是一句“校长好”,我知道这个学生肯定体验到了人世间的那份真情,会更加积极得面对生活,最起码不会仇视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了。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爱学习、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得到了唤醒。
2、建立科学评价观
我们深知,学习成绩从来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我们的学生基本上从小就很少得到表扬,所以我们要求老师们多鼓励、多表扬,多角度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感化方法,维护其自尊心。军训活动标兵、跑操之星、卫生之星、读书之星、拾金不昧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等,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更多的“尺子”,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子,来评价和鼓励我们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我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点滴成长。开发成长记录评价和个性化激励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个人品行、特长发展、荣誉奖励、活动实践等进行记录和评价,多角度鼓励学生。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协作,让家长意识到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对孩子多鼓励多肯定的重要意义。

四、文化育人 营造适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认同:“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的首要因素是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是营造适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出发点、指向灯和归宿。因此,我们十分注重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努力给校园的一景一物都赋予独特的人文气息。
近几年,我校修建了责任花园、耕读园,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努力给校园的每一点赋魂,与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联系起来;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升国旗仪式、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有效的传播了国家、社会、学校的重要信息;通过校园展板展示感动中国人物、国家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航天英雄、最美教师等,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楼道文化墙的激励性的标语、历史英雄人物展示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班级文化墙建设,展示班级文化,凝聚班级力量,促进学风建设;创建文明寝室,温馨了寝室环境,浸润了学生心灵;红色故事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白升旗时大声唱国歌、好好读书、节约、爱护公物等等就是爱国,真正做到让我校的文化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融入学生心里,是热气腾腾的,裹挟着所有人,共熬一锅汤,每个人都在使着劲、出着汗。
高中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面对大批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教育起来确实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扎下根、沉下心、注下情,一定会有改变,一定会有收获!我和同事们经常重温新加坡校长委任状上的一句话——“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惟有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才会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得到真正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面对国家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巨大挑战和历史机遇,全体千高师生将携手同心,以时不我待的决心把握机遇,努力奋进,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在困局中力求破局,在压力中寻找动力,不断续写我校新的辉煌!   
  
                                                                                                                                                        新县千斤职业高级中学  黄海涛
  

供稿: 黄德怀
编审:石家民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