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金秋 放歌九月” 教师节特辑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爱在金秋 放歌九月” 教师节特辑③

2022-09-08 18:5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96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从心出发  用心守护
              ——走进视障学生心灵

王彩霞,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济南市“泉家共成长”家庭教育指导师,济南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工作核心团队成员,济南市特殊教育巡回指导专家,济南市心理协会会员,现任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视障四年级班主任。

长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一直奋战在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王老师自工作以来,尽职尽责,切实关爱残疾学生。她以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充分肯定,得到学生的喜爱。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过程”。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王彩霞老师坚信: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从登上三尺讲台,拿起粉笔的那一刻起,漫漫教育之旅便已启程,王老师温柔而坚定、努力而踏实地走在这条为人师之路上。
  • 丰富多彩课堂 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课堂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王彩霞老师注重打造丰富多彩的心理课堂。王老师的心理课以活动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头脑风暴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王老师为人随和,与学生形成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能够走近学生的内心,充分了解视障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视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心理课,通过《这就是我》课例,帮助视障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悦纳自我;《我的青春我做主》,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做快乐的自己》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课例,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王老师,我emo(郁闷)了,我想考高中,可是……”,临近初中毕业时,亮亮同学在课堂上向王彩霞老师求助。王老师跟亮亮同学深入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在升学选择方向时犹豫不决,在考高中和上职专之间摇摆不定。亮亮想要考高中读大学,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可是又顾虑自己年龄较大,上职专是一条容易走的路。王老师鼓励亮亮勇敢地遵从内心想法,坚定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因为年龄比其他同学稍长就有顾虑,放眼时间的长河,这只是其中的一段,在这段时间里,不顾一切地挥洒汗水、拼搏青春、努力奋斗,将来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亮亮深受鼓舞,他感叹道:“谢谢王老师,我明白了,就像您所说的,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我要考大学,我要登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现在,亮亮已经顺利升入我校视障高中部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如今的他意志坚定、学习刻苦,王老师每每看到他,就会想起汪国真的那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
  • 融合学科教学渗透 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王彩霞老师自任教以来先后担任过心理、语文、英语、地理、康复、生活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王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始终能够做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多年来,王彩霞在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设计上潜心研究、用心钻研,力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讲授中既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又考虑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很多课文中都直接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她充分挖掘资源,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从不用的角度,更加全面地人生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
学习盲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快乐而又准确的掌握盲文是王老师任教语文课程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她在教学中深入探究的问题。
随着世界盲文日的设立以及国家通用的盲文的推行,王彩霞老师认识到盲文作为交流手段对于充分实现盲人和弱势者人权方面的重要性,她与学生共同学习国家通用盲文,设计课堂竞争机制,老师和学生相互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由、放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安心学习,乐在其中;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发现盲文点位的特点和规律,学唱记忆规则歌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表扬鼓励、竞争合作、激发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盲文掌握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心理品质,真正做到了学科融合,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身心素质,在全方位育人中,初见成效。
有一次,王老师讲到《寒号鸟》这一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妙妙同学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盲文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老师想知道,你现在掌握盲文怎么样,学习了《寒号鸟》后对你有什么启发?”妙妙一听到老师的提问,就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他知道王老师在委婉地提醒自己最近学习盲文有所懈怠,摸写盲文准确率不断下降,主要问题是没有静下心来摸读、确认,关于这个问题王老师和妙妙探讨过,但是摸读、确认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显然妙妙偷懒没有这样去做。王老师结合语文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抓住时机,很巧妙、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提醒、点拨,让妙妙坦然、轻松、深刻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妙妙说:“王老师,您放心吧,我再也不会像寒号鸟一样懒惰了,我一定认真学习盲文,不怕苦、不怕累,您就看我的表现吧。”

三、身教重于言教 树立榜样典型
孔子云:“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王彩霞老师不仅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
2022年4月,济南市打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王彩霞老师积极响应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党组织号召,积极主动与铁路玉函小区社区联系,到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她白天是“女主播”,进行线上教学;晚上化身“大白”,负责社区居民核酸检测信息登记、扫码录入工作。在信息登记过程中,她的学生小泽得知眼前的志愿者是王老师时,脸上先是显露惊讶,然后转为兴奋,最后对老师由衷地充满敬意,很自豪地对身边排队做核酸的居民说:“这是我的心理老师!”王彩霞上得了讲台,当得了志愿者,在传道受业解惑、守护社区安全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实际行动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正能量的种子。

王彩霞老师的笑容让人印象深刻。她经常面对微笑,笑对生活中的每一天,课堂上,她谈笑风生,与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校园里,她热情洋溢,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她的微笑是一种鼓励、信任、关心,让学生倍感温馨。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王彩霞老师始终坚信每个残疾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成长,都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她从“心”出发,用“心”守护,让每个残疾孩子都拥有发芽的机会,从而生机勃勃地活着,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绽放异样的光芒!



审核:政宣办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