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辽宁鞍山市“最美教师、最美校长(园长)”风采展(一)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2鞍山“最美教师、最美校长(园长)”评选结果出炉。经各地各校推荐,市级评审和公示,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公布了2022年鞍山市“最美教师、最美校长(园长”人选,其中“最美思政教师”20名、最美班主任”35名、“最美乡村教师”10名、“最美青年教师”20名,“最美校长(园长)”15名。
这100名“最美教师”和“最美校长(园长)”是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模范遵守职业道德,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点点滴滴的爱书写着鞍山教育的华丽篇章。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 命,以朝气蓬勃的干劲持续推动鞍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展播名单
最美思政教师

王昕,女,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学思政课教师、高级教师、全市教育系统新时代思政宣讲团成员。个人曾荣获鞍山市文明青年教师、鞍山市“三八红旗手”、“十三五”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鞍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王昕老师理想信念坚定,积极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她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通过言传身教,她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王昕老师能够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倾心上好每一节课,投入教好每一个学生。她不断钻研,不断摸索,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思政课堂充满了风趣和智慧,流淌着欢乐与活力。她所授的课程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及市级优质课,2021年她参加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第三名,参加鞍山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同时她撰写国家级论文3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级、市级课题4项。
王昕老师不仅传道授业,更注重育人笃行。她一直奉行“平实做人,务实做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担任班主任工作的14年间,她始终以身作则,以情动人、以诚换真。2018年所带的文科班中,满一墨同学以高考613分的成绩摘得一般高中文科状元。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校三好班级、优秀团支部及市书香团支部。
王昕老师忠实于人民教师这一平凡而高尚的职业,她将会用一生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她将用深沉的热爱与执着,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程丽云,女,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鞍山市育才中学思政课教师、党务主任、高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鞍山市骨干教师、科研能手,铁西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心系思政课 情育时代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程丽云老师努力践行着。
思政课要想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就需要不断创新。为此,程丽云老师总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深入挖掘与时俱进、蕴含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的鲜活材料,力求课堂“接地气、育新人”,让思政课堂充满活力、魅力四射。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程丽云老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老师。她始终坚持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悉心辅导成绩亟需达标的每一个孩子,逐一帮他们分析原因,为他们找到提高成绩的突破口, 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他们树立信心,中考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程丽云老师从教三十年来,有一半的时间是担任毕业年级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从来没有因自家的事而请假,也没因私事耽误一节课。八十岁的老妈已经瘫痪十年,除假期日悉心照顾外,从未因母亲病情耽误上课,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其正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滋润学子心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一名出色的共产党员,其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我将无我,不负韶华。”
郭泽军,男,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鞍山市第一中学思政课教师、高二年级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个人曾获得鞍山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鞍山市“十四五”科研骨干教师、辽宁省中小学思政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二等奖等荣誉。
牢记育人使命 培育祖国未来
潜心教育、教书育人。郭泽军老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素材等贯穿思政课程;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会学生知识,更加注重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在坚持常规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拓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视野,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学习思政课,收到良好效果。
紧跟时代、创新方法。为更好的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形势,郭泽军老师积极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调整教学方式;主动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根据新高考改革的需要,革新学校管理方式、课程设置、评价体制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让新高考政策在鞍山一中平稳落地。
积极学习、提升自我。新高考新形势,要求老师具有更加扎实的教学能力和持续的自学能力。2021年,郭泽军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国家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提升计划教育博士项目,提升自我能力,更好的服务国家基础教育。
郭泽军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实践素材,并且加以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多次参与省市级的公开课展示、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参与教师用书编写等工作。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郭泽军老师将一如既往地用平凡的坚守践行着“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的标准,不断给予学生向上的精神力量,用不悔的青春书写着对教育的执着与追求。

高畅,女,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海城开发区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小教一级,个人曾荣获鞍山市教育局优秀图书管理员、海城市级骨干教师。在“第十七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中获一等辅导奖、多节思政微课纳入海城市教育局道德与法治资源库,获得优质微课一等奖。
铸魂育人守初心 情怀深远担使命
高畅老师自从教以来,坚守思政课讲台20 余年,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周春男,女,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鞍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台湾慈济科技大学进行过半年的交流访问。个人曾获得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鞍山市“钢都英才计划”高端人才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 潜心育人
深耕教学,笃行致远。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周春男老师悉心研究当代0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生活经历,用丰富有趣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思想政治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她的课堂上即有对理论的审思、还有对现实的观照,更有师生间会心的感悟。
钻研学术,磨砥刻厉。对于一名高校教师来说,教学是基,科研是要。她主持了辽宁省社科重点项目等多个省市级项目,获得科研资金近10万,并在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十几篇。在这些论文中,她的代表作《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被中央权威媒体《求是》杂志录用。
不忘初心,潜心育人。周春男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会感到迷茫和怅惘,而这些迷茫和怅惘常常是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于是她着手将科研和育人相结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大学生道德心理培育研究》一书。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从教的十几年时光中,周春男始终初心如磐,一点一滴的积累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她相信,再细小的微光只要用心闪亮,就可以照亮自己、成就别人。她也坚持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用自己的努力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
陈洪杰,女,197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鞍山市宝得中学思政课教师,政史地教研组长、九年思政课备课组长、兼任经开区思政课教研员、高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鞍山市教学能手、区师德标兵、区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
甘做一颗小小的雨花石

孟卓,女,1986年8月出生,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高新区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在鞍山市第二届初中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走近老师》一课荣获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质课一等奖。
做有温度的教育
孟卓老师在工作中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池塘,以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宽容之心和奉献之心对待每个学生,尤其对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她更是给予格外的爱护,帮肋每一位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会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孟卓老师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根据学情和教学特点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时间点,从课堂新课导入出发,知识点讲解以及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让40分钟更加有意义,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很好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学到知识,让爱与温暖遍及学生。
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在这条路上,孟卓老师将不断地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典型优秀经验案例,把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进行融会贯通,真心地去关爱每个学生,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成为有温度的教师,为鞍山教育再添风华。

张建华,女,198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海城市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思政课教师,一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鞍山市园丁创业能手、鞍山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海城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不忘初心 爱心育人

王英文,女,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海城市站前小学思政课教师、党支部副书记、一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鞍山市师德标兵、海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海城市优秀思政教师等荣誉。
情洒思政路 奋进新征程
初为人师,王英文老师从那调皮孩子的动作中,与那单亲孩子的接触中,深切感受到育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她没有退缩,通过家访、谈心、激励等方法去感染他们、爱护他们、改变他们。就这样,她以爱坚守、以德育人,在薄弱学校任教整整25年。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王英文老师帮助小学生从情感上去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她善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王英文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引领学生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生活的情怀。书写的抗疫诗歌《春天可待 未来可期》讴歌了逆行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抗疫精神,后被刊发在《海城教育》上,给予了师生以强大的精神鼓舞。
2022年4月,面对我市突现疫情,王英文老师主动请战,不惧险情,勇于担当助采的“防疫主力”,并将党员教师战“疫”的真实故事带入课堂,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战“疫”面前大家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她勤奋耕耘,倾心思政,不断在工作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论文有2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级科研课题2项。
回顾过去,王英文老师在思政的教育路上努力前行着,展望未来,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如既往地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开启奋进时代的新征程,不负韶华不负梦,不负教育不负心。
魏东,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立山区双山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一级教师。个人曾荣获鞍山市创建文明校园先进工作者、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立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立德树人担使命 培根铸魂守初心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思政工作者,他针对学校老师们跟班紧,集中学习时间少等突出问题,大胆改进学习方式:多自学,少集中;多收听收看,少照本宣科;多组织参与活动, 少空喊口号。在组织教师政治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名兼职思政教师, 他能利用每学期领导进班级上思政课的契机,精心设计每节思政课,用心用情讲好每节思政课。几年的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将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既能走进课堂,传导主流价值观,又能在生活中找到实践的落脚点,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
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他带领全校党员干部组织筹建了学校的“党史教育长廊” 并将其列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中发起了“我为大家讲党史”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到学党史、讲党史的活动中来。通过竞选、演讲等方式,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少先队党史讲解员,孩子们落落大方、声情并茂的讲解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由他本人组织的党史教育系列活动多次被学习强国、鞍山电视台直播前沿、鞍山云、微立山、鞍山日报、千山晚报等各类媒体报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魏东同志将在今后思政工作中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