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2022年新教师教学日记展播(三)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辽宁鞍山2022年新教师教学日记展播(三)

2022-09-08 22:50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98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创新新教师培养模式

高标准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为促进新教师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缩短新教师角色转换期。市教育局创新新教师培训模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新教师培训,通过高标准引领,努力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理念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

培训中,市教育局精心设计,分四个阶段进行培训,用“以老扶新、师徒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学段、学科将新教师分为二十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省市级名优教师任组长,建立培训工作群,对新教师进行学习指导。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名师讲座加专题论坛、自主学习加汇报研讨、教学实践加专家点评、成果展示加名师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新教师在培训中真正受益。

经过为期近六个月的学习培训,所有参训新教师收获满满,如期完成培训任务。经过指导教师推荐、专家遴选,现对部分优秀新教师的教学日记进行展示。
指导教师

汤亚达,铁东区进修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骨干教师、远程教育优秀辅导教师、国家优秀实验教师。国家中语会观摩课一等奖、国家生命教育观摩课一等奖、国家名师联盟观摩课一等奖、省部编教材观摩课一等奖、省教育专家、省首届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最美教师、省教育世家、省骨干、市名师、十大杰出教师、三好班级班主任、优秀教师、市特色教师、教学能手、科研骨干、学术骨干、教学骨干。
-物理课堂教育叙事-

鞍山市第二中学  李莹

作者简介

李莹,1996年4月30日,现任鞍山市第二中学物理教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所学专业是理论物理,中共党员。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又是一节物理课,我驾轻就熟地备好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快步走进课堂,这节课讲的是大气压强。大气压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但是,这节课的知识点又是那么抽象,我真的没有信心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怎么办?我虽然有很好的知识积累,但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为了避免学生学的被动,我首先给学生准备了他们熟知的大气压的现象,慢慢地引导学生走进大气压的世界,同学们翻开笔记本不停记录。一节课下来,课堂内容“顺利”完成,可是我也没能看到同学们闪光的双眼,一切都如程序。下课铃声响起了,快要走出教室,我的内心忽然有了一股冲动,为什么不让同学们自己去研究体验一下呢?我转过身,回到讲台,说出了我的“冲动”:同学们,大气压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希望每个同学能回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大气压的存在,可以亲自体验,也可以查找资料,下周一我们来分组交流好吗?”同学们显然是吃了一惊,但紧接着整齐地回应:“好。”看到同学眼里的光彩,我忽然又有了一分忧虑:同学们会去认真做吗?

终于等到了周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一堆一堆的同学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莫非是在临时抱佛脚?但是随后的交流消除了我的顾虑,并且让我大吃一惊。我居然看到了少有的热烈场面。

物理课代表小红首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实验,只见她熟练地拿起一个广口瓶,倒满热水,紧接着又把水倒出,迅速在瓶口放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精彩的现象出现了,鸡蛋慢慢地被压进瓶子。接着小红同学解释了现象产生的原因,她的精彩表现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她的发言,把物理知识和实际现象联系起来,点燃了同学们讨论的热情。

第二组代表小丽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也准备了一个实验。她接下来的叙述让同学们暗暗佩服。

她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小试管套在装水的大试管中,口朝下倒过来,同学们本来以为小试管会掉下来,可是却看到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现象――小试管上升。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都非常惊奇,原以为会掉下来的小试管居然向上运动,到底是什么力使小试管上升呢?同学们都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接着小丽引导大家分析小试管的受力情况,小试管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而现在的小试管正在向上运动,说明小试管一定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是谁施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同学们互相讨论。我们没看见施力物体,那么是不是我们看不见的空气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知识的应用中迸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面对热烈的课堂气氛,我的内心很激动:这正是我期望的啊!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两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不仅能指出物理知识应用,而且能指出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看来物理知识确实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啊!”

讨论继续进行,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了。我的热情也被学生点燃了,积极地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起来。这一刻,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感动的瞬间。

这堂交流讨论课,让我感到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仔细观察,勇于探索,认真思考,并且努力总结。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还锻炼了同学们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增强了自信。对于这份经过努力而收获的成果,我感到十分满意,也乐在其中。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再次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更多、更有趣的问题。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指导教师

周瑜,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中共党员,中学音乐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鞍山市音乐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园丁创业能手,区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于喆

作者简介

于喆,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理论物理专业,中共预备党员。现就任于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担任初中物理教师。教育年限一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始终怀揣着教育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

巴尔蒙特的诗曾这样写道:“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喜爱这句诗,也希望我的学生心中能装着这样的诗句,这样他们的人生就会一直被光明照亮。

作为初出茅庐的物理教师,我时常感到自己与学生间的距离若即若离。我总觉得,我们做物理老师的比不了从七年就开始带着他们学习的其他科老师。说起来也好笑,这种情结好似吃醋,有股酸溜溜的味道。而且作为科任老师,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对待学生的问题要就事论事,保有倾听学生讲述的耐心。

我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班有个孩子“小Z”,属于比较难管的调皮头子。时不时上课跟你的言语唱反调,还经常抄袭别人的卷纸和作业。你批评他,他就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跟你狡辩,并且理由充足不重样。这着实给我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势头浇凉了一半。更恶劣的是,他经常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有一次我发现他竟然在我批改的位置写了句脏话,说实话那一瞬间我委屈得想哭。经此种种后,我有些泄气。

但当我冷静下来之后,仔仔细细复盘了一遍我们每一次“交手”的过程,并且去听了他班其他老师的课,也有跟班主任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我发现他也不是有意针对我,他就是一个情商不是很高的孩子,而且他的行为习惯真的就是环境影响出来的。

知己知彼之后,我开始制定“攻城计划”。我发现他比较羡慕他的好朋友“小J”,因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体育运动上,“小J”都能做得很好。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本质上都是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喜爱的。于是,我抓准时机,在一次周测之后,不仅表扬“小J”成绩优异,还送了一个篮球作为奖励。那节课我明显感受到“小Z”表现积极,开始抢着回答问题。并且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是一时被我的奖励激得头脑一热开始学习的,而是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严重,中小学都在上网课。网课阶段的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好多孩子自制力不够,提问问题时支支吾吾不知道说啥,每当这个时候“小Z”都主动回答,而且思路清楚,逻辑清晰。可想而知,他一直在跟着我的课堂走,这也让我看到了他自律上进的一面。

时至今日,他也没有取得过能获得篮球的成绩。但我们都知道,这已经不重要了。他开始坦诚的面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成绩,他依然有不写作业的时候,但是他会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找时间补上。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吉伯特的这句话让我在面对学生时拥有更多的耐心与信心。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好多年,作为教师,要有种树人的耐心,学会在平静中等待。我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去体会他们成长的艰难,去帮助他们找寻雾缒背后的蓝天与阳光。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