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勇者》带给少年的力量和共鸣
对爸爸妈妈这样的成年人来说,《孤勇者》可以连通平行世界,对我们来说,《孤勇者》却可以实实在在地确认身份、带来力量。
央视新闻报道,在云南昆明,一群小学生在拔河比赛中输给了其他班,全班哭成一片,为了帮学生振奋精神,老师提议大家合唱一首《孤勇者》,全班同学边哭边唱,直到一曲唱完,同学们才逐渐露出笑脸。
沸点壹刻报道,在广东珠海,医生在为小男孩治疗牙齿前,因为牙齿根管治疗过程会非常不适,于是给小男孩唱起了《孤勇者》,果然这首歌帮小男孩消除了对治牙的恐惧。
某幼儿园老师把午睡起床铃声改为《孤勇者》,结果音乐刚一响起,小朋友们齐刷刷地坐了起来,再也没有赖床的了。天府发布在某小学校园围绕这个话题做了一个征集,原来,这首歌是因为这些原因征服了孩子们的心:“孤勇者让我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给我奋发向上,无所畏惧的感觉。”“这首歌好听,能表达我的心情,还能让我感受到一股力量。”“它实在太戳人心了,我瞬间充满了力量。”很明显,《孤勇者》不再是单纯的一首歌曲,而是走到同学们的心里,为少年带来了一股精神力量和情感共鸣,也为少年塑造了一个可以推崇的形象:勇敢接受命运挑战的孤胆英雄。
艺术作品感染人的力量,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汲取和提炼。这首歌的词作者唐恬,本身就是这样一位“孤勇者”。2011年的大年三十,29岁的唐恬收到确诊鼻咽癌三期的活检报告,她没有告诉家人,怕他们承受不了,独自躲在房间里流泪,边哭边写下许多愿望:希望自己能活过父母……来到北京,她一个人做完了所有的检查,租好了房子。癌症化疗有很多副作用,掉发、神经损伤等,有时会突然丧失听觉、味觉和嗅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工作者是不可承受之重。唐恬经历了33次放疗,2次化疗,8次靶向治疗……她勇敢面对病魔,孤身迎战,成功度过了5年危险期,身体开始好转。唐恬痊愈后,出院那一天,她扔掉了之前所有的衣服,以这种仪式纪念这一场生死经历,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她感同身受过“孤身走夜路”,经历过人生的绝境,勇敢与命运搏斗,不向癌症屈服,最终拥有了更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样的唐恬才会写出“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焦虑、烦恼和心事。有可能,小学生们的情绪来得更加强烈,他们在学校被老师管理,在家中被父母管教。作为未成年人,少年的整个生活是被监管保护的状态,被数落不如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被惩罚写多遍作业,辅导作业时被妈妈吼叫,他们更需要通过勇敢的英雄偶像得到力量和共鸣,就像拥有金刚之躯的超人惩恶扬善,就像拥有光之武器的奥特曼拯救世界,就像歌词中“带着光驯服每一头怪兽。”于是,《孤勇者》宛如一首建立少年精神共同体的战歌,有一种不需要解释的默契,一种心领神会的互勉,一种对上暗号、找到同类的欢愉。孤身暗巷,对峙绝望,搏击命运,不屈服不认输,不肯轻弹泪。这些对于少年来说都是有助于焕发斗志、战胜困难、走向自信的品质。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少年,需要这种精神力量的激励。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光明少年》杂志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