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很多人相信,文明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体现在文学中是李白诗词的狂傲不羁,屈原的行吟泽畔,天问九歌;体现在个人品格中是君子温润如玉般的谦逊品质;体现在书法中是行书的行云流水,是草书的神采动......
決決大国,五千年文明,前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绚丽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回味与品尝,而文明应当是一种高贵的文化品质,是一种我们要去追求的高度。
可是,不难看出,当今时代,文明其实在走一种下坡路。个人文化素养的缺失,整体对文化评判标准的下降,作家沦为菜市场上的商品被拍卖提价,诗人沦为微博话题,小说成为文学作品的主流和商人们的摇钱树……文化作为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门槛的降低也恰恰预示着我们的文明在渐渐式微。
于是,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不文明、不得体的现象。人们开始傍名求利,每年涌现一大批文学作品,可是市场价值裹挟艺术理想,心浮气躁浸染墨畔毫端,这样的作品究竟有多少是时代的精华,又有多少是虚幻的泡沫,绚极一时,吹弹击破?几篇文章,再加上一个精美的包装就被冠以文学作品之名而抬上书架,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这难道不是文化的缺席,文明的流失吗?
而真正的文明应当体现一种高度。无论是《诗经》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是气势磅礴的荷马史诗它们都在宣告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徐晋如先生将古代文学定义为“贵族文学”这就在向我们宣示着一个文化人、文明人所要具有的品质:它必须是高贵而向.上的。其实早在屈原的《橘颂》中就早有暗示“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由此可见我们的文明需要一种高标准,我们现在需要提高文学的门槛。
魏晋讲究四韵八声,于是才有竹林七贤的横空出世;唐代要求"文如贯珠,言如合璧”于是唐人之诗”高华则朗月繁星,雄大则泰山乔岳”古代的文明成果之所以绚烂,归结到底还是因为那时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文化,文人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求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
不禁怀念,怀念那个文学至上的年代,文人拥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社会清明,前人不断创造出辉煌的文明供后人敬仰学习。那是我们渴望企及的高度。
文明应当是北边天空中的北斗星,你可以仰望,可以追求,但绝不可以亵玩。唯有当文学的高度提高,文明的标准提高,我们的社会才会再创辉煌,个人文化素养才会不断提升。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