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双减”春风 吹绿育人新岸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发布至今,任凤庄小学在摸索中积累经验,逐步健全相关机制。在大力推行我校“三心”并育的课后服务模式基础上,本学年,我校继续号召全体教师以“恒心、真心、匠心”进一步推进“双减”工作,以减负增效、提质培优的工作宗旨,切实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思维、打造课后服务品牌。
2022年5月,宁河区教育局就关于“形成符合学校特色课后服务”做出指导意见,要求各校实现“修德育人、增智育人、健体育人、涵美育人、乐劳育人”的总体目标。我校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建设、完善“5+3+4”课后服务体系。
教学日的下午,任凤庄的村民便会听到从小学内传来的欢快歌曲和欢乐的笑声,那是孩子们在参与课后服务中的户外锻炼。任凤庄小学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及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专门在课后服务中安排好户外锻炼环节并在每个班级内分别配备一位指导教师、一名安全督导教师用以指导学生活动及安全保障。此外,我校就户外锻炼这一环节为学生精心挑选了“锻炼歌单”,选取适宜学生年龄范围并喜欢的、乐于传唱的歌曲放入其中,激发学生锻炼热情、营造良好运动氛围,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学业辅导”环节中,任凤庄小学创新“学业辅导+”育人模式,即在学业辅导过程中,教师需全员在岗,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深度的学业需求。在过去一年的摸索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认真负责的老师在明明不是自己的服务时间,走进教室,主动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立即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并就“学业辅导”方面开展“1+N”教师辅导模式,即一名教师为班级内固定服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指导,其他几位不同学科教师则采取“走班”形式主动对学生学业进行指导,以学生向老师被动的问转换为教师向学生主动的教。在这一模式的推广中,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拓展提高,以真心精准服务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真情切意为学生的明天保驾护航。
在“素养课程”的安排中,我校结合家长的意见和学生的喜好分两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一是挖掘音体美、书法、信息等专业学科教师,开展以学校为单位的社团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现有的校级社团活动,由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大部分孩子意愿喜好,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个性化社团活动,以学生喜好为主,让指导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以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们不同的成长需求。目前,我校共有“明体”篮球队、“眀墨”书法社、“明乐”音乐社等6个校级社团,共开设剪纸、简笔画、泥塑、棋类、魔方等十余个个性化课程,惠及我校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学生。面对“素养课程”建设,我校始终以发挥教师自身最大主观能动性为工作宗旨,不断补充、完善我校农村小规模学校自身短板,逐步打造农村小学校课后服务新品牌。
“双减”政策是一股春风,它携暖意而来,温暖呵护着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点燃了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而在“双减”春风下服务好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孩子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未来,任凤庄小学将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永葆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谱写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