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教育局实施入学入园“一次办”改革,全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高平市教育局实施入学入园“一次办”改革,全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2022-09-14 14:48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126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高平市教育局实施入学入园“一次办”改革,全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一、改革背景

        新增的优质教育学位让老百姓实现了“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但“入学难”问题一直层出不穷。改革前,孩子入学时,家长需要跑社区卫生院、派出所、供电等多个部门,开具预防接种证明、学前教育接受证明、户籍证明、水费、电费、网费等十余种证明材料。随迁子女入学得提供租房合同、居住证、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纳税证明等硬性材料。入学入园需要多证明、多材料、多跑动,继而导致审查繁、时限长,望校兴叹成为入学常态。为解决群众关切,高平市教育局坚决推进“入学入园一次办”改革,实现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报名“零证明、减材料、一次办”。

二、主要做法(一)打造“高效入学”三步走模式

第一步:准确发布要求。

        为让群众准确了解入学入园相关要求,教育局首先会同相关单位,梳理部门名称、事项依据、申报材料、办事地址、咨询方式等信息,分类明确验证录取资料、验证时间、办理流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落实入学登记的第一步。

第二步:明确取消材料。

       根据《高平市入学、入园“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学生入学入园时,各学段全部取消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户籍地学生报名取消水费、电费、网费等证明。依据划片服务范围,市区校(园)凭户口本、房产证即可登记入学,乡镇校(园)仅凭户口本就可登记报名。

        针对随迁子女,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政策,各学段全部取消租房合同、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纳税证明;父母双方的证明材料变更为其中一方的;居住证和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卡二选其一进行登记。依据划片服务范围,随迁子女仅凭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卡(居住证)和户口本即可登记报名,达到了登记方便的效果。

第三步:快捷审查核验。

        在小学入学登记中,依托“晋来办”平台,实施基础信息网上登记,验证资料线上传、验证工作线上展开,家长现场确认仅需十几分钟。初中入学登记时,充分共享学生学籍信息,乡镇小学生到本乡镇初中直接登记入学,市区学校仅需把验证资料提交到原就读小学,学校交由教育局统一核验,验证过程无需家长到场。

(二)打造随迁子女就学“同城化”三套服务

        为全面保障随迁子女的入学权益,制定出台《高平市2021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施细则》,打造随迁子女“就学同城化”三套服务。

第一套升学考试同城化。      

        在高平市参加高考、中考的随迁子女,严格执行省市相关规定,与户籍地学生同等对待,中考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第二套就学保障同城化。

       在高平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同等享受“高保障、零收费”政策,寄宿制学位优先满足随迁子女需求,享受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家庭困难寄宿生同等享受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政策。

第三套关爱帮扶同城化。

        严守控辍保学底数,加强动态监测,防止失学辍学。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三、工作成效

       入学入园“一次办”是高平市“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创新之举。改革前,家长需要准备多种材料、赶早排队,入学核验审查效率低、体验差。以幼儿园、小学入学为例,除去开具各类证明的时间,仅在学校登记报名、核验信息,就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改革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家长只需要户口本、房产证,随迁子女只需要带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卡(居住证)和户口本两种资料,就可以轻松高效入学,幼儿园、小学入学登记仅需十几分钟,初中入学登记只需学生提交资料到原就读小学,入学登记完全解放家长。通过改革,真正打通了入学报名环节的堵点、难点,实现新生入学“一次办成”,全面提升了我市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自2021年7月推行以来,已经为全市12000个家庭提供了便捷服务。

责编:侯永红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