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爱 平凡至伟——首届 “感动附中2022年度人物专题报告会”圆满召开
9月13日下午,展翅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山西大学附中主校区全体教职员工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贾时敏、孔莉两位“感动附中2022年度人物”的专题汇报,从她们感人肺腑的事迹中,探寻教育的真谛,感悟平凡的伟力。校长李奋平,党委书记柳成文,党委副书记董新胜,副校长赵祁红、李彩萍、相军勇出席报告会。会议由赵祁红副校长主持。
感动源自坚守
有些人,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因为她知道,坚持自然不凡。贾时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三十四年兢兢业业,三尺讲台一站到底,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奖掖后学倾囊相授,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她只问攀登不问高,以自己的点滴之举,汇聚起附中发展的磅礴之力,她是当之无愧的附中楷模。
报告会上,贾老师分享了她与一位学生关于对一则文言文释义的故事,27年后,这位已经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学生”给贾老师发来教师节祝福:当您娴静安然的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山川大河、人间百态之时,便在我们心中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回想起高中的点点滴滴,我意识到正是您的言传身教,给我们的人生打下了底色。
贾老师从两个方面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一是心中有书,目中有人,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二是精做课程,锻造青年,打造语文学科品牌团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台铺路。贾时敏老师说:做了大半辈子老师,我常常自问怎样做好一名好老师,回答只有两个字——热爱。课堂给了我思想驰骋的天地,三尺讲台赋予我教书育人的使命,我愿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感动因为热爱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孔莉老师的故事令人热泪盈眶,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她带着战胜厄运的勇气,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绝地反击,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初到附中,她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硬是将一个最普通的班变得不普通,并逐渐探索出“头羊策略”、“群狼政策”、“学习共生圈”等教学管理经验。来附中15年,她对藏生严管厚爱,对聋哑生悉心呵护,对贫困生默默资助,对后进生予以爱的唤醒,对中度抑郁生的全方位无医治疗……“教育”这个词,带给她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思考。
遭逢巨变,她不顾病痛,坚持带完高三;她挺过手术,熬过化疗,在不满一年的康复过程中,通过健身操、瑜伽、慢跑,奇迹般地重返心心念念的讲台,和爱人、朋友并肩战斗。孔莉老师说:我姓“孔”,我是孔子的后人,我为教育而生,我的名字中还有一朵象征忠诚、尊敬的茉莉花,我将用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传承附中精神 续写附中辉煌
在山大附中持续办好人民满意优质教育的征途上,每一个小我的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份大爱的汇聚都令人动容。学校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凝结着附中人的团结进取、接续奋斗,而始终激励我们昂首前行的是对教书育人的满腔热忱,和与学校共进退的大我境界。
李奋平校长对“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尊重包容、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践行初心、勇担使命” 32字附中精神进行了具体阐述和深刻解读,通过附中精神串联起了学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他希望每个附中人,在面对新高考改革、实施新课程教学和迈向新时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中,弘扬附中精神,树立“大志向”,厚植“大情怀”,争当“大先生”,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无愧于“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
(校长李奋平、党委书记柳成文为两位“感动附中”年度人物颁奖)
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又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不高,我们默默坚守,学生们跟随着我们领略世界的绮丽,感悟生命的丰厚;寒来暑往,校园风物四季流转,从未改变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附中人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和“干一行、爱一行”的热忱感动着无数个你我他。
致敬,每一位用心书写附中动人故事的你!让我们继续并肩携手,共创附中更加美好的明天!大美附中,未来可期!七十载风云激荡,山西大学附中这艘山西省基础教育航母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行稳致远,是因为有一批批扎根于兹、奉献于兹的附中教师传承附中精神。他们心怀大爱,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动人的附中故事。
经过历时一年的策划、酝酿,山西大学附中于2022年6月正式启动了 首届感动附中人物评选活动,评选标准分为积累性贡献、突破性贡献和特殊贡献三类,通过自主申报、线上民主投票,最终贾时敏、孔莉两位教师荣获 “感动附中2022年度人物”称号。
责编:侯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