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2022年新教师教学日记展播(六)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辽宁鞍山2022年新教师教学日记展播(六)

2022-09-15 20:3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134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创新新教师培养模式

高标准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为促进新教师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缩短新教师角色转换期。市教育局创新新教师培训模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新教师培训,通过高标准引领,努力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理念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

培训中,市教育局精心设计,分四个阶段进行培训,用“以老扶新、师徒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学段、学科将新教师分为二十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省市级名优教师任组长,建立培训工作群,对新教师进行学习指导。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名师讲座加专题论坛、自主学习加汇报研讨、教学实践加专家点评、成果展示加名师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新教师在培训中真正受益。

经过为期近六个月的学习培训,所有参训新教师收获满满,如期完成培训任务。经过指导教师推荐、专家遴选,现对部分优秀新教师的教学日记进行展示。

指导教师

赵婷婷,鞍山市铁东区钢都小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鞍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百名研究型教师,鞍山市优秀教师,鞍山市优秀班主任,鞍山市师德标兵,铁东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

鞍山市千山区甘泉学校 赵茜

作者简介

 

赵茜,鞍山师范学院理学学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中共党员,现就任于鞍山市千山区甘泉学校,担任小学数学教师一职。教育年限一年,从事教学以来,尽职尽责,用爱浇灌每个孩子成长。

韩愈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道出人才不被赏识的悲切;孟浩然以“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写尽人才不被重用的落寞;陆游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阐发了人才无处可用的愤懑。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从不缺人才,缺的是能赏识人才的伯乐。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一双赏识人才的慧眼,让赏识之花在你我之间尽情绽放。

我曾在《青年教师导报》上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小E,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别人,让任课老师头疼。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小E,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指导教师

刘安鹏,鞍山市立山教育集团小学总校长。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专家型校长,连续两届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省中小学乡村教师导师团团长,鞍山市地方级领军人才,鞍山市社科智库专家。

赞扬--献给每一颗种子-

鞍山市岫岩县三家子镇中心小学 梁晗宁

梁晗宁,毕业于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法律事务专业。202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三家子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在未来的教学生活中会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带领我的班集体一同进步成长。

 

上午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一片乱哄哄的,我刚要像往常一样发火,发现平时总是调皮捣蛋、成绩较差的马啓航同学竟然坐得端端正正的,于是我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批评任何人,拿起粉笔,把马啓航同学的名字写到了黑板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同学们用诧异的眼光看着黑板上的“马啓航”三个字,我问道:“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马啓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都没有说话,我说:“上课铃响到现在马啓航同学坐得最端正,提出表扬。”话音刚落,马啓航同学马上整理了一下坐姿,腰板挺得更直了。其他同学也都纷纷端坐。马啓航这个孩子也因此在今天一天里都用心听课,跟之前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今天班里的纪律也一定程度上有了改观。我看到了一张张努力表现的脸,每个人都渴望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的样子着实可爱。

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有所思考,以往对后进生和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的做法总是刻板的批评,但通过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份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对后进生和差生更要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期望和信心,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从而努力学习。

也不禁让我想到了教育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信任和期待能改变人的行为,当孩子获得我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当我看到一个孩子的缺点,融化在我的言语中时,我清楚的看到孩子变了,懂事了,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真的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人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任你去勾画赋予它生命的意义,而今天之后我觉得孩子根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充满着各种可能与奇迹,而教育不是对白纸的改造,而是去发现种子里孕育的精彩。我想,作为园丁的我要经常观察,时常记录,总是反思,发现每一棵种子的问题和闪光点,然后精心去培育。助它发芽成长直至成才。

如果再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的班主任日记天天写,件件记,记录下我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的桩桩件件。那么,这本平凡的日记本,将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晚年坐在摇椅上一本翻不厌的书。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