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遇中秋 “童”享快乐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从盛夏到金秋,从星月到满月,又是一年的花好月圆。
今岁中秋夜,喜连教师节,一轮明月,两种情感,有对团圆的期盼,也有对恩师的谢意。
明月无价,高山有情,在双节来临之际,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里幼教集团主园区开展了““师”遇中秋,“童”享快乐”主题系列活动。
拜师礼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师道文化,源远流长。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给文幼教师一个不一样的节日,同时让孩子们懂得尊敬师长的道理,我们开展了“拜师礼,感恩师”活动。
一、师徒入场
二、教师宣誓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三、自正衣冠
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斤,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四、送拜师贴
“师道大矣哉,入门授业,当知恭敬,尊师重道也。”小小的一张拜师贴,代表着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
五、行拜师礼
弟子向先生行拜师礼,亦于感谢师恩。
六、朱砂启智
“痣”与“智”谐音,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日后学习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拜师礼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深远,让他们在心中种下尊师重教的种子,并伴随一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文幼老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从此一路展翅高飞。
庆中秋篇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让孩子们感受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园所开展了“古韵中秋,童享欢乐”活动。
发月饼,送祝福
早入园时,文幼教师着盛装,迎接幼儿入园,并给每一个孩子发月饼,送祝福。
听故事,绘中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欣赏、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中秋节就是一个很好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老师们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中秋的来历、习俗;同时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画一画、粘一粘、剪一剪,创作别样的作品。
双节碰撞,两样情怀。秋月映衬着您的品格,秋果记录着您的收获,把双节合一让祝福成双。祝愿文幼的每一位宝贝及家长中秋节快乐!祝文幼的每一名教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