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我们的教育答卷——雨花台区学校特色与品牌系列报道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雨花台区秉承“名校全覆盖、名师进雨花、学校等孩子”的理念,以“三名工程”为引领,以“三航工程”为依托,资源建设不断加速,办学品质显著提升,教育品牌全面凸显,内涵发展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近期,让我们走进缤纷多彩的雨花校园,探寻学校特色与品牌,探访他们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为孩子们搭建成长舞台,建家门口的好学校,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百姓,助推区域教育品质“升级”、群众幸福指数“倍增”。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基于“玩学融通”课程理念,构建全新的六大课程体系,以设计思维下的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提出“生·动课堂”教学主张,探索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双减”背景下形成的学习方式新样态。
学校先后启动南京市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玩学融通”理念下的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玩学融通:儿童本位的项目化课程建构与实施》,并成功入选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目前,学校已培养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德育工作带头人9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9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90余人。学校啦啦操社团、“极创空间”社团多次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合唱团、行进管乐团被认定为南京市中小学艺术团。
南京市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
南京市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秉承“力学”校训,以“力学乐行、阳光自在”为培养目标,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成功发展”为办学理念,提出“让每一个儿童自在生长”的办学愿景。在这里,每一个空间都为支持儿童而设计,每一门课程都为激活儿童而开发,每一项制度都为保障儿童而订立。
开办十年来,学校锐意进取,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和南京市园林式校园,连续多年获得区综合考评先进校、教师队伍建设先进校、质量提升先进校、师德先进群体等荣誉。学校特色鲜明,航模项目在江苏省青少年航海模锦标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学校现为江苏省青少年航模活动基地;《劳动教育之力匠课程》被评为市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各类文艺展演在全国、省、市级舞台上屡获佳绩。
学校在区域内影响力不断深化,正逐步成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名校。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西善花苑分校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西善花苑分校以“择善·力先”为校训,通过多元途径推动师生不断向善向上。学校致力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凤凰母语工作室、金春平数学名师工作室、“爱·说课堂”创新教育项目等,聚焦学科育人和团队发展,促使青年教师深耕课堂,教学相长;主动借力街道资源,将“悦纳心理”引入校园,启动“健心行”关爱服务项目,积极构建家校社共育系统,让学生心有阳光,向美而行;重视劳动教育,以丫丫农趣园为主阵地,开展种植、养殖等项目化劳动教育,参加“金陵花果果”南京市小学劳动教育展演活动,研究成果被《南京日报》报道。
学校是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满天星训练营雨花台区分营、2009年和2010年女足市队承办校。学校足球梯队完善、竞赛成绩优异,先后荣获南京市市运会、市长杯、市锦标赛冠军。
南京市梅山第一小学
南京市梅山第一小学基于“以快乐的方式 培养智慧的儿童”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乐智生活园”课程资源,以“444”劳动基地为依托,以劳动实践为载体,建构了家园、校园、社园“三园联动”劳动课程体系。家园劳动以“小巴掌”学当家为主题,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列劳动教育。校园劳动以“小巴掌”劳动岗位和劳动基地为阵地,学生人人有岗位,班班有基地,同步体验传统劳动和现代科技,实现场域联动、跨学科融合。社园劳动以研学基地为载体,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在“自然、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沉浸式体验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劳动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立德树人的载体,学校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
梅山第二小学历来以“铁石梅花”为文化意象,秉承“激发潜能 自然生长”的办学理念,让孩子“遇见童年,预见未来”。
学校持续推进“科艺融通”教育教学实践,凝练出“以美激发儿童想象与创造”的育人理念。开设以学科拓展为基点的思维实验课程群,将思维品质训练深入学科教学;开设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点的创想项目课程群,通过学习任务群、项目式学习等形式,跨学科整合科学与人文领域内容,给学生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JUNK的奇幻漂流”创新创造实践项目获雨花台区管理创新一等奖。南京市“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STREAM视 域下“远征式学习”的实践研究》《“铁石梅花”:小学育人模式的校本行动研究》先后立项。
“科艺融通”教学实践将继续在梅山二小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为儿童点燃创想之灯。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2014年9月开办,目前有岱山南路、岱山北路、伴山路三个校区。学校践行以校训“学会生活”为核心的生活教育,旨在培养有书卷气息的阳光少年。倡导“阅读、运动、探索”三种生活方式,帮助孩子在阅读中促进精神发育和培育正确“三观”,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和锻炼意志,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学校开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2018年成为“适合的教育在江苏探索和实践”南京样板学校之一。2018年1月,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讲述博物馆课程。学校先后获评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学校、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培育学校、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学校。《中国教育报》6次报道学校教育实践。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花神庙分校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花神庙分校以财经素养教育为切入点,以劳动教育为落脚点,以“兰蓝币”为评价纽带,推进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小学生财经素养培育多维平台建设》,为“兰园学子”提供多样化、沉浸式体验。学校依托实践基地,多维度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兰园学子”在开心农场、农夫果园、世界花园中享受种植、养护的乐趣;在果蔬贸易节、爱心跳蚤市场中体验交易、分享的快乐;在兰园银行、兰园超市中尝试不同职业劳动;走进社区、地铁站、钱币博物馆等校外“大课堂”,感悟志愿服务的意义。学校还以重要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贸易节、食育节等主题教育活动。
“参差多态,美好绽放”,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兰精灵”画上一生幸福的底色,激励他们沿着自己的成长轨迹,绽放最美的姿态。
南京市软件谷第二小学
1.平凡育德
形成平凡育德特色实践体系,开展好“传承中华基因 赓续伟大精神”主题学习宣传与实践和“e习惯养成”行动计划,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细节起步,立足做好平凡的事、努力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2.“小小廊道”e学中心
聚焦未来学习,积极开展“基于e世界学院的教学空间设计的研究”,重构学习观、整合课程内容、改革学习方式,建构融合全感官体验学习的“小小廊道”e学中心,形成悦听区角、阅读吧两大主题区域。
3.“e世界学院”
学校“e世界学院”网络学习空间涵盖自主学院、探索学院、合作学院等,专题课程资源丰富。目前上线课程63个,共269个课时内容,累积学习达37980人次,实现了学校的泛在化。
4.校园文化浸润童心
学校按楼层精心设计文化主题,一楼为绘本世界、二楼为童话世界,让经典故事浸入校园。教室外的墙面分为游戏区和展示区,精彩纷呈,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