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壳,大世界 ——贝壳先生李宗鉴老师的海洋大师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小贝壳,大世界 ——贝壳先生李宗鉴老师的海洋大师课

2022-09-23 10:04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171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时候,我们对于海的认知,源于贝壳;摩挲它精巧的纹路,聆听它从远方传来的海浪的声音,却不曾知晓,在它小小的身体下,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贝壳不仅是海洋生物的代表,透过小小的贝壳还可以与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建筑、美学、数学、哲学等近24个学科专业建立起桥梁关系。从阿基米德螺旋到斐波那契黄金螺旋,从螺旋星系到螺旋指纹,从螺旋运动到螺旋上升,贝壳里有人文科学,也有自然科学。世界的七大洲四大洋,从陆地到海洋,贝壳经历5亿年的时空维度,至今仍然生生不息。

“贝”纳百川,见世界










近日,经纶大师课再度开讲,本期嘉宾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八届科协委员、全国十佳科普使者——李宗鉴教授,为经纶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绝妙的海洋贝壳之旅。同时,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教研室郑会战老师,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王煦校长,一同出席本次活动。



学校开设实况转播,全校1800余名师生共享此次“贝壳盛宴”。



李教授的讲座刚开始,便把孩子们都深深地吸引住了,面对神奇、古老的贝壳,大家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愿望,一个个都睁大了眼镜,全神贯注地听着教授讲的每一个贝壳的由来。



鹦鹉螺是贝类中的活化石,它的身上带着诸多科学奥秘;生活在不同海域的旋梯螺和车轮螺,它们素未谋面,却是天生一对;古老的大法螺变身网红音响现场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震撼的歌曲,引爆全场。

李教授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鹦鹉螺的内部构造,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七彩贝壳,大学问




活动中,贝壳专家李教授用幽默诙谐又富有内涵的讲解,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大餐。贝壳浸泡到白醋里会变透明吗?一百多斤的同学踩不碎小小的贝壳?4毫米厚的扇贝壳能击碎人造瓷砖?李教授带领大家走进了奇妙的贝壳世界。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知识问答以及贝壳小实验等活动。王校长更是亲自上阵,为同学们演绎实验过程。







实验一:维纳斯骨螺实验。维纳斯骨螺快要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贝壳的主要成分90%是碳酸钙,当碳酸钙与白醋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发现泡在白醋中的维纳斯骨螺快要溶解消失啦……



实验二:4毫米贝壳 VS 4厘米人造瓷砖。如果用瓷砖跟扇贝碰撞,谁能坚持到最后呢?我们一起去围观扇贝“碰瓷”现场。李教授将扇贝往瓷砖上大力撞击,瓷砖竟然碎了!周围的孩子们尖叫连连。其中到底有何秘密呢?原来当把贝壳的细微结构放大到30微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发现贝壳里面碳酸钙结构的排列是一种像建筑砖墙的有序结构,科学家把这种结构叫做矿物桥。矿物桥具有超高的韧性和抗压力。



实验三:鹦鹉螺“水声”大揭秘。鹦鹉螺的水声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螺壳里面有很多个小隔间,鹦鹉螺利用房间进行储水,当水灌满房间时它们会下沉至700米,反之就会上浮。这种沉浮的原理可以让它们畅游海洋、逃避天敌。这跟人类发明的潜水艇原理十分相似,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也因此取名为“鹦鹉螺号”。



海洋科普,向未来





李教授生动形象、热情洋溢的讲座,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向往。讲座结束后,现场的孩子们意犹未尽,团团围住李教授。 言语中流露出对科学奥秘的迷恋,并和李教授留有一个美好的约定——探究海洋奥秘,进阶美好未来。



精彩绝伦的大师课,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点燃了对科学研究的激情。郑会战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孩子们勇于求知,大胆探索。每一只贝壳都携带着一段密码,这些密码链接着远古、现代和未来。还有更多的未知等着孩子们去探索,一起向未来!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