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如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 | 良师成长指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老师,你如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 | 良师成长指南

2022-09-26 09:14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178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大国发展,呼唤良师;
民族复兴,呼唤良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良师!

《教育家》发起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寻找良师典型,探访良师的感人事迹,呈现其教育教学中的专业与智慧,分享良师的成长经验,传播其身上的动人精神,予其应有的荣光!

良师,担当育人使命;良师,亦当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师成长!

2022年,《教育家》开设“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进行回答。

本期“良师成长指南”话题:老师,你如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

案例:我是一名新手老师,最近刚刚开始给孩子们上课,发现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孩子们突然提出的某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比如组织课堂讨论时,发现孩子们喜欢讨论和课题无关的内容……想请问各位老师,怎样有效应对以上“突发状况”,保证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一名新手教师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

陈自鹏

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在课堂上也曾多次遇到过这位新手教师所说的所谓“突发事件”。

记得那是我给新接手的高一年级第一次上英语课。起初课堂气氛良好,教学过程进展顺利。然而,当讲解课文时,我随机向一位女生提出一个问题。她不情愿地站起身来,脸憋得通红,一言不发。我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次那个问题。然而,她此时脸变得更红,仍是一句话不说。我有些沉不住气了,问她那个问题会还是不会?可她眼睛瞅着我,仍然是一声不吭。

她居然拒绝回答我的问题!她不尴尬我尴尬。正要发火时,理智告诉我,不能因为这样一个事件耽误了教学进度,耽误了其他同学。于是,我让她坐下来,随后接着讲下去。

下课了,一位班委来到办公室,看我火气未消,她解释说:“陈老师,您别生气。其实她不是故意的。您不了解她。她天生就有一紧张就结巴的毛病。遇到提问她就更紧张,哪里还敢回答您的问题啊。”

原来如此。顿时我懊恼不已。反思自己,备课只是备了大纲,备了教材,没备学生啊。第二天在课上,我自动做了检讨。自此以后我也格外关注这位学生,小心地呵护着,引导着,后来她变得很勇敢,能够主动回答问题了,最后以非常好的成绩毕了业。30多年过去了,师生虽天各一方,但她仍然和我保持着联系。

回想起这件事,我的感悟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无论大小,都是一场“教学危机”。在危机面前,教师应该有教育机智,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

首先,要有教育机智。突发事件面前,教师要善于用教育机智化解危机,稳定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回归教学主题。

其次,要有教育艺术。在突发事件面前,教师应善于运用教育艺术化危为机,让危机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机遇。

再有,要有教育方法。在突发事件面前,教师应莫失良机,善于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成长的途径和增长点。

其实,在突发事件面前,教师运用教育机智、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可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力量。


冷静应对,转换思路,化解窘境

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中心校 吴岚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课堂上常常会出现突发事件。而课堂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出乎意料等特点,常常会令一些教师感到手足无措。那么,该怎样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呢?下面我结合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以“不变”应“万变”。

这里的“不变”是指面对课堂突发变化,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教育性不变,毕竟我们的课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进行《西游记》阅读学习时,有个同学在课堂上提出来:“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完全可以背着唐僧翻筋斗云去取经,这样可以省多少事儿呀?古人真笨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思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于是我马上带孩子们对作者描写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大家认识到唐僧西天取经是一场修炼,是对自己奋斗目标的努力进取。我们要学习唐僧在西天取经过程中不畏艰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要克服眼下困难,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坚持,恒心不变。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翻着“筋斗云”前进,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以“易变”应“异变”。

我们把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成为称为“异变”,遇到课堂上的异变,教师不要急着呵斥、压制,一棒子打死,而要进行合理的疏导,做学生成长的摆渡人。在进行《西游记》项目化学习时,有同学提道:“孙悟空不仅没被太上老君烧死,还练就了火眼金睛,这也太夸张了!”其实孙悟空是想象出来的人物,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深究的必要。但是教育无小事,不能对孩子们的好奇心视而不见。所以在课堂上,我们项目组的科学辅导老师告诉孩子们:古代我们的炉子是用柴薪炭火来加热的,这些燃料的的最高温度是1200度。而如果追根溯源,孙悟空是石头变来的。石头要融化,它的温度需要达到1600度,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孙悟空是没有可能被烧死的。同时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共同探究的问题:请你试着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释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现象。

这样一来,既合理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综上可见,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教师要冷静面对,把握教育性原则,转换思路,化解窘境。


机智化解,育人至上

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李文送

课堂教学上的“突发事件”,由于发生比较突然,对新手教师来说,显然是一种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新教师该怎样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在我看来,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看见突发状况,更要看见学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无论出现怎样的“突发状况”,教师都应坚守学生立场,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不仅看见“突发状况”,更要从中看见学生。比如,学生能突然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说明其思维不但活跃,而且思考的角度非常新颖,同时也充满勇气,并体现求真的精神。此时此刻,教师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因势利导。

其次,看见学生,重新认识突发状况。当教师看见了学生,接着就要审视“突然状况”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以便更好地找到应对的妙策。比如,当组织课堂讨论时,发现学生们喜欢讨论和课题无关的内容,该怎么办呢?虽然课堂允许学生天马行空,但是教师不能放任其过度自由,不应偏离教学正常运行的轨道,因为教学是有目标、有主题、有范围的师生活动,当发现学生讨论偏离课题内容时,教师应及时中止,并顺势把他们引回到所学的内容中。

再次,提高教学机智,做成长型教师。新教师要处理好“突发事件”引发的“突发状况”,关键是提升教学机智(特别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做成长型教师。除了向年长教师请教和问计书本之外,新手教师也应向学生学习,多和他们沟通及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情,掌握其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总之,每次“突发事件”都能转化为重要的教育契机,关键看教师如何机智化解。


掌握好课堂,将“意外问题”化为“意外惊喜”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  白文宇

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并不仅是新教师的“礼遇”,应该是大多数老师都会遇到的情况,而如何化解和处置,便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考验了。妥善的化解和处置“突发状况”,不仅能使教师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魅力,增进师生关系。

那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呢?

一是未雨绸缪,共同制定课堂规则。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应向学生明确课堂是由师生共同营造与维护的,与学生一同制定好本学科的课堂规章,向学生说明自己的要求,也接受学生对自己的期盼。规则制定完后,无论教师本人还是学生,均应严格遵守。

二是有备无患,备好预设与生成。备课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预设,通过有效预设能够确保教育过程中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然而,课堂教学不仅有预设性,也具有生成性,关注课堂生成,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融入教学,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因而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预设,也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这就需要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以便对课堂的“意外”有所预设。

三是尊重学生,释放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是不可测的,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出现一些与预设大相径庭甚至毫不沾边的想法与言论,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是有个性的。在适当的情况下,不妨放弃自己的原有计划,顺应学生的好奇心,针对学生的话题,因势利导,纠错补漏。这样既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的认知。

四是要幽默处理,因势利导促生成。许多“意外事件”,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当发生“状况”时,以幽默的语言顺势利导,将课堂内容与之融合,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走向深处,让教学因“意外”而精彩。

总的来说,作为教师,要握好课堂教学的“主导权”,注重课堂的生成,让“突发状况”和“意外问题”变成“意料中的惊喜”。


慢慢帮学生找回“人情味”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 范维胜

周二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时间,我正在教室的后方给学生解疑。这时,有一位学生的妈妈来接孩子到医院去看病。不巧的是,这位母亲走过讲台的时候,被多媒体的过线绊了一下,跌倒在讲台上。全班同学见状,居然纷纷大笑。当时,我心里一紧,坐在前面的孩子,按理应该去搀扶这位母亲,为什么大家都哄笑而无动于衷?

面对这样的课堂突发状况,我觉得应该利用这个契机帮助学生找回“人情味”。于是我就给出了全班同学一个假设的情境:假如是你妈妈到班级来,接你去看病,不巧摔在讲台上,同学们哄然大笑,擂桌拍掌,你的心理感受如何?

“我很气愤,恨不得跟那些嘲笑的人打架。”“我很难过,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同学?”“我会站起来,指责这些人没有孝心。”“这些同学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

看见大家都产生了共情,我于是问道,那么我们刚刚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听后都若有所思。

孩子们的“人情味”教育这一课是到了该补的时候了,我认为,这比提升他们的成绩更重要。


孔子的课堂解决之道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高宜锋

面对课堂“突发状况”?我们看至圣先师孔子如何应对?孔子是大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对处理今天我们面对课堂“突发状况”仍有借鉴意义。下面与大家分享三则孔子处理“突发状况”的经典故事。

 第一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一次,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道:“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说:仲由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突发提问,要用诚恳的态度对待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以诚实的态度赢得学生的尊重。

第二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听说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仔细一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孔子面对突发情况的谦逊态度,对于指导我们现在的课堂教育仍有启发意义。

第三则: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没问马怎么样了。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反映了孔子重人轻物的仁爱精神。孔子只问人,不问马,表明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中,当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也要以“学生为本”来处理问题。
孔子《论语》中的许多教育思想,确实值得我们老师借鉴学习。


课堂无“小事”,事事皆提升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史召乡八角寨小学 李计军

当老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时,其实可以这样想:这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积极参与,是情绪和思维散发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这里,我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放平心态,正确引导。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很多,也不可预料。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把心态放平,牢记“三思而后行”: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应该怎么样?我应该怎样引导?

比如,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可以巧借问题升华课堂教学。如果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同样要肯定学生的思维,但要指出提出问题的方向。

不排除个别“突发事件”是某些学生的“调皮行为”。这时候不可把问题放大处理,一个暗示即可。下课后单独询问原因,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第二,积极应对,以点带面。

“突发事件”再小,也不可置之不理。否则会“因小失大”,让以后的课堂陷入被动局面。积极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是锻炼教师处理问题、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种表现。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要“以点带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一回,我在上课,一个孩子在不停地做小动作。于是我就在课堂提问环节向他提问,还没等我话说完,孩子直接直接抢答:“我不会!”于是,我微笑着说:“我还没问完,你就提前回答‘不会’,说明你因为开小差,所以对自己缺乏信心。”随后,我微笑并期待地看向全班:“大家觉得上课的时候,应该如何听课?”这时候,全班的孩子都坐得更端正了。

作为新手教师,要珍视每一次“突发事件”,通过正确的引导,让每一次“事件”都变成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把“突发事件”变成“教育事件”

山西省原平市北方现代双语学校  林涛

课堂突发事件对每一位教师都是考验。从教27年的一线教师生涯中,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过多次突发事件。下面就选取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无需大动肝火,“小”动就很给力。

有次上课,讲得起劲的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成语,写完刚回头,就看见一个漂亮的纸飞机落在了小瑜同学的头上。她拾起飞机,站起来告状:“老师,有人扔飞机。”

我立刻沉下脸,说道:“扔飞机的同学请站起来。”

几秒钟后,昕阳同学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

“说说你扔飞机的原因。”

昕阳同学红着脸,支支吾吾的。

“说不出原因的话,就把黑板上老师的问题回答一下。”

于是,本来被“意外事件”打断的课堂又重新接续了下去。

“课堂扔飞机”事件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没有出现过第二次。虽然当时我很生气,但冷静地“冷”处理,既没有耽误全体同学们继续上课,又起到了警示作用。

借机增加教育力,将育人功能不断延伸。

2002年的一天,我正安静地上着课,王博同学忽然躺倒在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我安抚住其他孩子,赶紧上前去给这个孩子做急救。王博同学患有癫痫病,当初父母告知我他身体状况后我就在网上查找过急救攻略,目的就是如果意外发生,能在第一时间帮到他。

课后我跟班里学生们讲述人在危急时刻的急救办法,也教同学们动手实践演练不同疾病的急救措施。

把突发事件变成另外一种学习力,让学生通过眼前活生生的案例增加技能,增长责任感。这也算利用“突发事件”,把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吧!

还有一回,同样是我的英语课上,一个女孩子,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呕吐症状。

我立刻停下课堂进程,马上指挥孩子们打扫教室。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有扫地的,有拖地的,有拿卫生纸和抹布擦抹的……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检验了平日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教育成果,同时让班里所有的孩子心里都有安全感。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环境的浸润下,孩子们内心才会变得柔软,心底里爱的种子才会破土而出。

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首先要求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要讲究艺术和方法。不要先入为主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大动干戈,采取呵斥的处理办法。而应以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耐心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使学生能自觉改正错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可能的把“突发事件”转换成“教育事件”。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众号原创
编辑 | 朱强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