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润无声诗,献礼二十大——山东省教师获奖书法作品撷英展暨泉润书院揭牌仪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援引这句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当代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泉。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下,在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下,为了更好地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校环境、丰润学校课程、温润师生心灵,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隆重举行“泉润无声诗——山东省教师书法获奖作品撷英展暨泉润书院揭牌仪式”,为学生搭建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生命场,献礼二十大。
莅临学校的嘉宾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顾亚龙;中国哲学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编审李文军;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耿成义;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中语协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华;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相关领导及泉润学校家长代表。
各位嘉宾、领导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成燕的陪同下参观学校文化和美育空间,并对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启动仪式上,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小学部张成燕校长汇报了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办学理念,立足五育并举、统整融通,不断升级育人空间,不断优化“润德修身,启源赋能”课程体系,不断推进“情商教育”“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戏剧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项目研究,构建紧密型社会共育网络,努力创新全环境育人的新路径,把核心素养落地和学生立体成长联系起来,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中语协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华先生发言,肯定了市中区教体局和学校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育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并以《从教育的原点和原典出发》为题,强调应遵循教育规律,从教育原点出发,重温原典;关注能力培养、聚焦兴趣发展、习得读书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打好学生人生底色;发掘学生潜能、丰盈学生人生价值,让教育作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致辞,肯定了学校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上站位高、行动快,方向准,学校聚焦自身优势,凝聚多方力量,吹响了协同育人的“集结号”。同时也对学校进一步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顾亚龙和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为泉润书院揭牌。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小学部张成燕校长聘请李志华为泉润书院山长,并颁发聘书。
泉润书院聘任顾亚龙、李文军、耿成义为讲席教授,并由书院山长李志华颁发聘书。
李志华讲,中国书院从周朝官学和孔子杏坛设教成其滥觞,唐宋元明蔚为大观。书院曾经是学理研究、收徒讲学、收集整理图书的地方,今天泉润书院和美育空间的创设,为泉润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度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的场所。李文军、耿成义发言,我们会利用好这个平台,为服务促进教育进步多做实事。目前,书院空间已经为刚刚结束的逾10万投稿之众的2022世界青少年冰雪艺术创意大赛提供服务,未来还会为社区、为国际性和国内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提供服务。
中国书协副主席顾亚龙先生等专家走进学校和书院,辅导小学生书法学习。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新时代需要学生成为“时代君子,未来公民”,泉润书院和美育空间的构建,是从文化、艺术两个维度,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落实。通过书院的传承,让中华文字穿越时空与学生对话;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汉字书法的美浸润学生心田,感召学生自然而然生成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通过美育空间的拓展,为学生架起一架通往国家、世界美术世界的桥梁,是对学校美育教育的创造性补充和延申,是继艺术教育基地之后的又一新篇。以文育人、以美化人,中华文化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文化就像脊梁,支撑人们挺起的胸膛;中华文化就像号角,鼓舞人们前行的脚步。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激昂意气把握新时代,逐梦前行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