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向未来——记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宋绍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向未来——记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宋绍华

2022-09-27 11:15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187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文 | 鲁利瑞 策划 | 宋艳红

赤壁市因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而得名,这场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代文人墨客藉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也给赤壁人留下了敢于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传承。

2018年,一所全新的九年制学校——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创立,为传承赤壁精神,学校提出了“让每一朵浪花都有澎湃的力量”的育人愿景。9月开学,学校主体建筑尚未完成,新校创办面临着重重困难。经赤壁市政府、市教育局协调,校长宋绍华带领24名教师、354名学生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借读办学,他说“: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我们全校人有责任慢慢抚养她,让她茁壮成长。”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克服种种困难,使得教学正常开展,第一年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9年8月,学校搬入新教学楼。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秉着“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株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处花坛,制作每一个展板,雕刻每一块文化石,美化每一处下水井盖,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创设一个安全、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整洁大气、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孩子欢欣雀跃。

刚刚走入职场的年轻教师们,难以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这所零起点的九年制学校。宋绍华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实施“青蓝工程”、开展教学比武、“送出去、请进来”、创建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等多项措施将教研活动制度化,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年来,年轻的教师团队在互帮互助、互评互促、共同学习的氛围中快速成长、共同进步,一批专家型、学术型、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脱颖而出,不但做出了成绩,还做出了特色,得到了家长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认可。




营造外语氛围,发展学校特色

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一直在不断尝试、探索与发展外语特色。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熏陶,学校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让学生一走进校门,从每一面墙、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从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的校园广播,都感知到一个不同的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主动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日常交流的一门语言。积极开展多元化英语活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形式,如一二年级学生的英文童谣比赛、三至六年级的英文书写大赛、全校参与的少儿趣味配音大赛,“六一文艺汇演”中英文情景剧、英文绘本剧、英文歌曲合唱等节目的展演。世界上有9大语系、7000多种语言,为拓展学生眼界,使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及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有更广泛的认知、更全面的了解,学校在楼层和班级走廊、过道等处设计制作不同国家文化宣传内容并定期更换,于“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充分运用专家资源,通过名师结对、课堂会诊、案例分析、个性展示、口语比赛、配音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英语教学水平。鉴于语言学习需要系统性、逻辑性的引导,全年级开设英语特色课程,学校考察各年龄段的英语教材,综合择优运用于各年级教学中,满足学生系统学习需求,未来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将努力研发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制作更适合赤壁本地学生的英语教材体系。除了课本,学校还提供大量的英文绘本、英语刊物、英文报纸、英文原著等读物,加强英文阅读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阅读后说感悟、写心得,寒假期间,七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英语版的《中国好故事》,并在开学时举办了读书分享会。

2021年,在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宋绍华主张开展双师直播课,让学生在校就能够与外教交流,学习地道口语。双师直播课采取外教视频直播课程内容,本校教师严格把关课堂纪律,实时翻译辅助教学。课程紧贴教材,在巩固校本教材内容的同时,向课外以及生活实际拓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二至四年级学生参与了第一个学期双师直播课的学习,并在期末开展“英语教学展示日”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听同一节课,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与支持。直播课开设至今近一年时间,在纯正英语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口语水平日益提高,上课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课堂上基本不用翻译,可以自如地与外教沟通交流,英语表达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地道。

基于地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赤壁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很多知名景点和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也非常优越,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每学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这座因火而名、因茶而兴、因水而灵的古城,提升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带领学生访三国赤壁古战场,亲身感受和领略三国赤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叹三国英雄的豪情壮志、谋略智慧;游羊楼洞古镇,在1250米长的明清石板街上去品读古镇的前世今生,在青砖茶博物馆学习青砖茶知识,了解茶马古道的辉煌;观陆水河三峡试验大坝,领略三峡大坝的宏伟气魄。

开展《讲家乡的故事》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家乡开始的,学生对生活其中的乡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乡土史是本地历史发展的积淀,更是祖国历史发展的缩影,讲家乡的故事、触摸身边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培养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生动灵活穿插有关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感的延伸知识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融入方式,起到育人作用;如开展“茶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等课题展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增强对家乡、民族的认同感。

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开设茶文化进课堂、三国文化进课堂、传统民间艺术进课堂等校本课程,增加学生了解家乡的途径,了解本土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如学校关于赤壁盆鼓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编写得到了市群艺馆、赤壁盆鼓传承人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对推动民间艺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不忘先烈,磨炼意志。每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祭祀革命先烈活动,2021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羊楼洞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2022年清明节到金鸡山烈士陵园祭扫,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组织全校共青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到金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入团宣誓仪式。每年春季开展挫折教育,2022年组织初中部全体师生徒步15公里,到陆水三峡试验大坝参观学习,了解陆水大坝在三峡大坝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知识的同时磨炼意志。

丰富阅读形式,构筑精神家园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的操场上热闹非凡,一个接一个有声有色的课本剧表演引来了阵阵掌声,这是学校第三届“书香校园”读书节“课本剧”展演活动的现场,孩子们用自己稚嫩而真诚的表演来装点童年,筑建起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六年级学生自编自导的《绣红旗》,让全体观众被江姐那义无反顾、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五年级学生带来的《三打白骨精》掀起了高潮,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诡计多端的白骨精被他们演绎得惟妙惟肖、生动鲜活;二年级学生表演的《七色花》中,单纯善良的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小男孩,让大家明白帮助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滥竽充数的南郭、糊涂的齐宣王、威严的齐湣王被三年级的小演员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五年级全英文表演的ACinderellaStory,令人耳目一新……一个多小时的课本剧表演,精彩不断,掌声不停。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和融入,名著会说话,课本会唱歌,书本也变得可爱可亲、回味无穷!

宋绍华希望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读书活动,从书中获得新知、享受快乐。三年来,学校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制订了大阅读方案,开展阅读游园会、课本剧表演、优秀阅读作品展评、阅读分享、阅读手抄报展示等系列师生读书活动,广泛推进阅读课程的构建,让书本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

阅读是后续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石。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更要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为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学校依据建筑特点,在走廊墙壁、楼梯间显眼处张贴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设计读书天地、书法长廊、科技、戏曲文化、美术作品展等不同主题的文化建设板块,让校园整体沐浴着书香。图书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储备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保障。除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还开展了书香家庭阅读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家庭阅读环境。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阅读教育指导能力。

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差异巨大,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制定阅读培养方案:低年级注重阅读流畅性和兴趣的培养,多采用师生、亲子共读形式进行绘本阅读,以有趣的内容吸引孩子,消除阅读障碍,激发其阅读兴趣,逐步培养阅读习惯;随着识字量逐年增多,中年级慢慢开始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类型的书籍,拓宽知识范围,从中找到个人兴趣所在,教学中则逐渐注重阅读理解,尝试让学生重述书中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内在认知;高年级则采取“1+N”的阅读模式,即精读一本书、群读一类书,并引导学生读写融合,输入的同时学会输出,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读写能力。

阅读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在各种电子软件风靡的今天,纸质阅读显得弥足珍贵。为丰富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书香与活力,宋绍华与校委会商讨后决定创办校报《向未来》,秉承“创精品、优质量、展特色”的宗旨,校报分为校园动态、教师园地、童星乐园和家校之窗四个板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以及学生作品展示的舞台、教师交流的平台。宋绍华在首刊中寄语“:与世界同行,向未来奔跑!”这是学校创办4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与澎湃力量的土地上,传承历史的精神,创新教育教学,带领每一个孩子奔向未来!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