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种子课堂 深思广议集体备课——教研室王殿玲老师深入魁中教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精雕细琢种子课堂 深思广议集体备课——教研室王殿玲老师深入魁中教研

2022-09-29 11:25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00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紫藤花下魁星园,琅琅书声音绕梁

撷一束课堂精彩时光,抚过心间。

掬一捧思维碰撞火花,沉香流年。


 



2022年9月22日上午,教研室王殿玲老师深入到魁星路中学教研,听评了王春华老师的《有理数的乘法》一节课,观摩了初一级部的集体备课,并利用这个机会对怎样让数学核心素养根植于数学教师的常态课之中,怎样上出出彩的、与众不同的优质课,怎样让集体备课少些程式化,多些实用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给魁星路中学的全体数学老师送来了一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饕餮盛宴。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执教者精心准备,三尺讲台尽显神通,听课者专注认真,耳濡目染取长补短,评课和集体备课时更是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活动开展得顺利,成功,有实效。



王春华老师着一身红衣,三尺讲台,激情四射,她借助台风“梅花”带来的水库水位上涨为问题情境,用生动多变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争强好胜的竞技场,让学生在观察中探究,思考后交流,有理数运算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在王老师的娓娓道来之中,在学生的探究合作之中,深入了学生的脑海,真正做到了在教师引领下的“深度学习”。



课后,所有听课老师齐聚会议室,初一数学组老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引领下,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几个老师各自分工,分别从周进度安排、作业设计、测试题设计、重点课节分析解读、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设计、重难点突破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设想安排,摆到桌面上大家一起来讨论、优化,最终形成定稿。

这样的集体备课实用有效,不拘泥于形式,为一周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方法,有利于学科组成员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集体备课结束后,王殿玲老师指出,我们的集体备课还应该把集中研讨和随时研讨有机结合,精细到确定每一节课的内容,我们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要怎样达到,要有具体的载体,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要更具体规范,必要时可以制成PPT展示,会达到更让人满意的效果。



随后,在王殿玲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评课,评课过程中,老师们毫无保留,各抒己见,肯定了优点,也中肯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研室王殿玲老师也针对这节课,结合我们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例如基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考虑,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指向性太明确;基于课堂的层次分明考虑,课堂环节的设计,包括每个环节标题的选取,必须要精雕细琢。

另外,课堂上,老师们要通过精心全面的课前备课,问题预设,不断提高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堂出现意外时,不要急于把学生拉回到教师思维的框里,要顺势而为,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体验足了,再拿出结论,这样才能体现出课堂的精彩及与众不同。

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钻研教材,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情,夯实了教师们的基本功,在魁中校园营造了乐教善教,勤学善思的氛围。

 



最后,秦校长做了言简意赅的发言,号召数学老师要乘这次教研活动的东风,认真学习,积极研讨,深钻细研,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王殿玲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应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把数学教学这门艺术做精,做好。在一次次深度教研中形成高效的魁中教学模式,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让我们在交流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探究中寻求更好的方法,在实践中促进长足的进步。期待来日,喜看喜看稻菽千重涌金浪。







作者|王瑞平
责编|吕言鑫 马雪鹏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