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第一条红领巾》:在阅读中穿越历史
光明阅读领航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小学校长王勇:不妨让孩子多看看历史,特别是关于红领巾、队旗、队歌之类的党史故事,这些更能激发孩子对于身边事物出处、发展的探知欲,让他们更明白新中国建立的不易。

生活学习中,阅读始终是一种积累知识、不断明理的便捷方式。家长不妨让孩子多看看历史,特别是关于红领巾、队旗、队歌之类的党史故事,这些更能激发孩子对于身边事物出处、发展的探知欲,让他们更明白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先烈,不顾自身安危,用献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世代的安宁和幸福的日子。
本书作者银羽,作为儿童和幻想文学的作家,在书中呈现了天马行空的故事架构。主人公赵小龙,一个好懒床、有名小捣蛋的一年级小朋友,在烈士纪念园龙业鼐墓碑前,通过一条红领巾穿越到了“异世界”——1925年省港大罢工时期。在经历缫丝厂里被洋鬼子和胡扒皮痛苦压榨后出逃,意外碰到龙业鼐,在龙大哥引领下,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新世纪所学知识,置身大罢工中,看护无人照顾的工人子弟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带着戴上红领巾的光荣回归现实。

银羽 著
济南出版社
我是一口气读完整本书的,可以这样说,其精彩程度是远高于期待值的。这本书具有如此大吸引力的原因:一是,故事情节非常抓人,赵小龙完成了从小淘气到小老师的蜕变。他在剿丝厂与小伙伴们智慧对抗剥削者,在罢工运动时期,冒着极大的危险抢救受伤工人,还通过英语巧用红领巾送药,最终在穿越时代中戴上了红领巾。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赵小龙对待红领巾的态度转变,从刚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无比尊重,经历的过程艰辛而曲折,故事性极强,让人产生一睹为快,不能罢手之感。二是,人物塑造非常典型,即将入队的小学生赵小龙和中国第一个戴红领巾的烈士龙业鼐,跨越时空的阻隔而巧妙遇见,名字中都有一个“龙”字,既是关联中华印记,又有传承与发展之意。禾草和周扒皮,一个被压榨的底层童工,虽然拼命挣扎,却还是被命运无情吞没。剿丝厂的工头,一个为虎作伥,坏事做绝,是旧社会反动派走狗的代表,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几个角色描写得丰富而饱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三是,细节的刻画非常灵动,赵小龙在看到高年级同学戴上红领巾时,“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嘟囔:‘有什么了不起……’”。他到剿丝厂干活,“泪珠从眼眶中滚落下来。悄悄落进沸腾的大锅”,而后,好友禾草被子弹穿过肺部,“他用力握住赵小龙的手,‘别、别哭……唱……唱歌……’”。在成为“广州劳动童子团”执行任务中,遇见英国水兵,通过“时不时蹦出几个‘Great、Wow、Yes’之类万能尬聊词”顺利通关。最后,赵小龙默默在心中宣誓:“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有生命力的文字描述,入细入微,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童趣和灵气,读之令人丝丝入扣,津津有味。
说起儿童文学,冰心的《寄小读者》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讲述了海外风光和奇闻异事,但是充满着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时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爱国情结。这本《第一条红领巾》,也让我产生了同感。虽然,时代不同,语境亦变化不少,但是,都是通过孩子看得懂的语言进行创作,并结合了现代人的阅读兴趣,讲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道理,呈现出一本非常棒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最后,我希望能涌现出更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为青少年带来更多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
作者:王勇
责任编辑:夏梦晗
(本文系《教育家》杂志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