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珠兰示范学校七年级开展简易地球仪制作实践活动
在“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学科的特点,地理作业不但要有书面形式,更应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色作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列为核心素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学习的乐趣。
我校七年级开展“经纬线环绕,世界入怀抱---简易地球仪制作实践活动”,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地理实践力。七年级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利用课余、周末假期时间精心制作。
作品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涌现出许多具有创意的优秀作品。在材料的选择上学生们大胆创新,除了传统的铁丝、乒乓球外,轻粘土、牙签、纸杯、硬卡纸、瓶盖、海洋球、泡沫球等多种材料也精彩上场,让老师和同学们赞叹不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惊人的。
这次实践活动中,许多同学表现出色,学科教师依据地球仪模型的科学性、完整性、美观性、创新性等特点,根据评分细则进行了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并将优秀作品并予以展示。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地球仪,也让学生巩固了很多基本知识: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初步了解了海陆分布等;有的同学在制作中还加入了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真正落实了“双减”政策,让学生快乐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能畅游地理知识的海洋,世界入怀抱!(供稿:邱海长)
责编:张涛
统筹:曾裕忠
审核:王联福
投稿邮箱:
江西事业部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