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梦想成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走进现实版“桃源”看一看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孩子梦想成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走进现实版“桃源”看一看吧

2022-10-18 14:44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64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陶潜心中的桃源虽令人向往,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梦,存留于他的文字间。茵茵绿草铺成毯,青青松柏手拉手,作为一名幼教人,赵福葵想为孩子们寻一处爱的“桃源”,在这山灵水秀的人世间。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每一位幼教人的使命;让每个人拥有自发成长的力量,是赵福葵对幼教事业的承诺。从一线教师到一园之长,赵福葵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实干的作风,在教育这片生机盎然的育人园地,深耕细作、浇灌童心,倾力为孩子打造一片属于他们的“桃源”。





于无声处润物耕心

“环境就是教育场,我们要为孩子们打造多元开放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他们尽情释放天性,在游戏中自由地探索。”这是赵福葵对孩子们的期盼,也是她在建园初期对美好“桃源”未来模样的想象。

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以下简称“桃园”)从成立至今已是12年,“不间断”“温润适宜”“温柔而坚定”等词是赵福葵对桃园“润文化”的描述。在赵福葵的领导下,园所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以“润心”教育为核心的“润文化”,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爱的体验,在安全的环境、愉悦的氛围下获取成长的力量,成为身有正气、心有灵气、行有大气的孩子。

在桃园,于无声处“润物”。孩子究竟喜欢且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这是赵福葵在打造园所物质空间时最重视的问题。她拒绝将园所布置成“摆”给他人看的五彩斑斓的儿童乐园,强调真实互动,尝试将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与其发展需求联系起来,调动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创造温暖的、有意义的、实用的“润空间”。梯子、绳子、木板、石头、轮胎……走进桃园,一股质朴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孩子们在材料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投入了与环境的互动。这些唾手可得的自然之物和多元的生活材料,已成为他们开展游戏的必需品,丰富着他们的情感世界。园所为孩子们留出自主创设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建构。在赵福葵看来,“要想打造这样的物质环境,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喜好、倾听他们的声音,而师幼间融洽、平等的互动正是在这样的磨合中形成的。”

在桃园,于无声处“润心”。赵福葵协同园所教师,以艺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的方式,将“润文化”渗透至孩子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同时,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站位”意识,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便能更好地实现以爱润心。她时常告诫桃园人眼睛要跟随孩子,微笑着走近孩子,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声音。“你们是未来的希望,每个桃子都一样;你们是未来的希望,每一个桃子都不一样。”园歌所唱出的正是赵福葵理想中充满爱与尊重的“桃源”——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的同时,给予他们平等的温暖。当园所里来了一位孤独症患儿,教师精心为其策划辅助活动,给他创设安全、舒心的空间,从入园时的社交障碍到一年后自愿参加活动,“星孩”在桃园的成长有目共睹。“幼儿园是用心呵护每一个生命、为孩子们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地方,一切以孩子为主,才能让他们的最佳状态得以展现。”赵福葵说道。

她重视孩子主动性的培养,从“润泽童心”教育理念出发,设计了特别的家长会——教师既为家长细致分析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为他们提供培养孩子主动性的有效方案。比如园所的幼小衔接工作从孩子入园起便开始了,为了让小班孩子养成按时来园、主动来园等习惯,教师会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每晚抽出固定的时间哄孩子入睡,以保证他们第二天能按时起床。一段时间后,看到孩子开始主动要求按时入园,家长也就更加乐于配合园所的工作。在赵福葵看来,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是在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基,有助于孩子以积极乐观的状态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雨对生命的成全,在赵福葵眼里,教育也是一样。成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让“润文化”丰盈孩子的“桃源”,是她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我们想追求那种一下子很难看出来,需要时间才能慢慢体会到的、沉淀下来的美好。”这种无声的美好,正随着赵福葵的步伐,一步步走入孩子们的内心。



以多元之姿润泽童趣

如何挖掘孩子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赵福葵从建园之初就在思考的问题。研究孩子的喜好与需求,赵福葵察觉他们与艺术最近,造型独特的手工艺品比款式普通的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同伴的原创作品比打印出的照片更受他们喜爱;挖掘教师兴趣与优势,她发现多数教师都有各自擅长的艺术领域,便将孩子的喜好与需求同教师的发展特点联系在一起,以艺术启迪智慧,让师幼乐在其中。擅长艺术的教师不一定会教孩子,从园所教学现状出发,赵福葵组织园本培训,重点研究艺术领域的教学特点和孩子的学习方式。经过全园摸索与尝试,教师教学重点从直接传授艺术技巧变为提升孩子的艺术欣赏力与感知力,孩子从依赖教师创作到自主创作,园所的艺术教育也从模仿优质教学活动发展为自主设计活动。

善于反思的赵福葵也意识到繁荣背后的问题:五大领域发展并不均衡。“我们要涵养孩子天性中有艺术闪光的地方,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将他们锻炼成技能精湛的艺术家。”于是,桃园逐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调整发展思路。一方面,补足科学领域发展短板,参与科研课题以达促教目的。与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参与生命科学教育“十三五”课题,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在班级中创设生态缸,开展生命科学探究活动;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合作关于数学核心经验研究的课题,探索游戏化和生活化与数学核心经验的结合点,帮助孩子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借鉴优质内容,提升社会领域教育能力。2018年,桃园引进高校联合研发的品格教育理念课程,尝试以绘本为依托开展社会性教育,并开设家长课堂,形成品格培养家园合力。同时,桃园继续深入研究,发挥艺术领域特色优势,申报美术相关课题,研究如何以一日生活为契机、激发孩子的创作欲。

随着桃园五大领域课程的发展逐渐均衡,科学、健康、语言等在教科研的带动下也齐头并进,但五大领域课程研究还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孩子的学习经验仍无法连接为整体。赵福葵再次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尝试建构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将各个领域融为一体、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艺术+”整合课程。

从艺术到“艺术+”整合课程,并非将多个领域简单的叠加,而是桃园人为解锁儿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从“艺·生活”“艺·空间”“艺·文化”三方面整合而成的。“艺·生活”注重回归孩子的生活本真,将艺术融入他们的生活。如大班孩子在园所模拟的商场购物、银行存钱,教师在社会性游戏中挖掘艺术元素,与他们探讨什么样的商品更受欢迎、是颜色规律的还是形状好看的等。“艺·空间”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环境空间的艺术审美性和教育性,支持孩子整合学习。如孩子们对“树”感兴趣,教师会据此生成探索活动,帮助他们积累关于“树”的感知经验,再鼓励其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并把作品贴在走廊墙面上。此时,孩子不仅能在绘画中获得美术领域的核心经验,还能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其他领域的核心经验。“艺·文化”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优秀品格的体验。如教师在建党节找出两幅描绘同一场战役前后状况的艺术品,引导孩子从作品色调中感受情感,从人物神情中理解战役带来的影响。将艺术欣赏活动作为媒介,不仅能帮助孩子感受历史、理解历史,还能让他们体验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启迪孩子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无法一蹴而就。”“艺术+”整合课程好似启蒙开昧的第一缕春风、滋润新芽的第一场甘霖,与幼小的心灵碰撞融合,给孩子们带来无穷尽的乐趣。这些多元的乐趣,是他们茁壮成长所依赖的养分,正悄无声息地润育着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小桃子”。



有力的“火车头”,“无形”的管理者

探索者脚下的路,往往有更多的坎坷。2010年,赵福葵来到处于建园期的桃园。筹备过程充满艰辛,赵福葵遇到过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她从未言弃,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园所。在赵福葵奉献精神的感召下,教师们与她并肩作战,形成了一个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的桃园团队。“一路走来,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幼儿园办好,给予孩子们成长的力量。”赵福葵说道。

“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持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真正成就每一位教师。”赵福葵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教师们的需求,提供有效解困的方案。教师们在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时遇到了问题,她便将专业化培养列入教师发展规划。2016年7月,桃园教师加入黄瑾教授带领的“PCK数学领域教学知识教师培训及效能研究”团队,参与为期三年的专项研究。自此,教师对幼儿早期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也掌握了创设情境来提高幼儿兴趣的多元方法。从信念的觉醒到技能的精进,从课堂质量的提升到课程体系的建模,教师们体验着内生式发展的满足,逐步走向坚实与精彩,走向生命成长的另一种姿态。

在赵福葵看来,带领教师队伍不能依赖冰冷僵硬的制度,而要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她坚持刚柔并济,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引导他们获得幸福感、归属感。园所有一位在学生时期就曾被评为优秀党员的教师,她牢记曾经的誓言,认真做好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党性强、有韧性、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较好,擅长用润心氛围引导孩子和家长,这是赵福葵在工作期间发现的党员教师的闪光点。赵福葵为她创造机会,让她在党务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园所的宣传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她做其他工作未必是最好的,但在适合她的岗位上,她就能做到最好。”赵福葵说道。

当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向赵福葵表明自己愿意从事幼儿园一线工作时,赵福葵甚是欣喜,并在其入职第三年为她争取参加北京市“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的机会。其他管理者提出担忧——新教师未必能取得好成绩,赵福葵选择了开放的解决方式:由她指导这位研究生教师参赛,另一位管理者则指导园所选出的另一名教师。在赵福葵的耐心指点与全力支持下,这位研究生教师对美术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评优中斩获一等奖。“遇到踏实肯干的好老师,我还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如今,这位教师的发展依然符合她的期盼。

努力为教师赢得职业尊严,是赵福葵最骄傲的事情。来到桃园第一年,赵福葵推陈出新,制定阶段性目标,带领教师将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最终教师们获得了像中小学教师那般享有假期的机会。“我就像一个火车头,只有带着教师们在火车上努力四个月,才能赢得短暂的停下来欣赏风景的时间。”赵福葵笑着说。在她的领跑下,桃园口碑不断提升,吸引了更多优秀教师接连加入,也实现了她大胆设定的“让大班流失率为零”的目标,园所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富力桃园幼儿园走过了十余年的规范发展之路,赵福葵也实现了教育生涯的成长与蜕变。多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镌刻出不朽篇章。家长的肯定、同行的认可,化身纷至沓来的荣誉,荣誉的背后,是赵福葵追寻理想的执着。这股执着如同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志趣相投的幼教人追随她的步伐。“面向未来,坚持我们‘内丰其实,外盈其采’的润心教育之路,让教师和孩子们在爱的桃园,遇见最好的自己。”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9月刊第3期,原标题《赵福葵:爱在“桃源”,润育幸福童年》
文 | 米娜 
策划 | 张丹丹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