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刘店子中学:八年级加强君子网络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河东区刘店子中学:八年级加强君子网络教育

2022-10-20 08:4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72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河东区刘店子中学:八年级加强君子网络教育
沈付现
受疫情影响,河东区各中小学开展了线上教学。网络,既有极大的生命力,若利用不好,又可能会让人受困、受害于其中。

结合道法八(上)教学,该校八年级第一时间利用网上教学、试题发布等形式,对年级学生进行君子网络教育。其实,不管是在网络教学中,还是在社会关系这张大网中,每个人都要明事理,懂智慧,做一个在网却超网的现代君子学生。如下:

【试题说明】

本试卷设定为45分钟,分选择题和大题两部分,选择题四大类22题,每题3分,共66分;大题四大类共34分

【选择题】

一、网络之网

1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影响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说明( )

A网络弊大于利 B网络利大于弊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杜绝上网,防止危害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

①法院找你调查情况 ②信息泄露 ③手机窃听 ④窥密偷拍

A①② ③  B①② ④  C① ③④  D② ③④

某中学的帖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回答3-4题:

3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A同学们之间闹着玩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B不知者不违法,以后改正就好了 C小林应该予以反驳,也发布和丑化“天龙”的照片 D网上发布信息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4该同学网上的所作所为侵犯了小林同学的什么权利?( )

A肖像权 B财产权 C著作权 D名誉权

2011年以来,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影响恶劣;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后来,李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回答5-7题

5这里的依法主要指是哪一部法律? ( )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刑法 C民事诉讼法 D网络安全管理法

6这个案例启示我们什么道理?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B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C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D网络无限,随便发表言论无妨,不要小题大作

7除李某发布的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外,下列哪些信息也属于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

A大量冗余信息 B碎片化信息 C网课 D网络诈骗

二、规则之网

列车即将启动,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因为,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最后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回答下列8-9题:

8这两位乘客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9这两位乘客为什么受到处罚,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分申诉 B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C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D行使自由不当,超过了规则的界限

三、道德之网

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约好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结果他却迟到了十分钟,他说:“没事,我不到,大家不会走的。”请回答10-12题

10小方的行为是一种( )的行为

A不尊重人 B不文明有礼 C不诚实守信 D违法

11青少年应当怎样避免小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思想方面,要树立诚信意识 B珍惜个人诚信记录,避免不失信行为 C完善法律,建立诚信体系 D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环境

12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信是一个安身立命之本 B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C诚信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D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四、法律之网

(一)行政法律之网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回答下列13-16问题:

13我国( )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按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民法典 C刑法 D宪法

14李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违宪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15从道德的角度看,李某等人起哄、打闹行为主要是一种( )行为

A不尊重他人 B不诚实守信 C不文明有礼 D不尊重法律

16“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行政制裁?( )

A警告,记过 B撤职,开除 C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D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二)民事法律之网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回答下列17-18问题

17假如你是审判官,你会主要依据下列哪一法律作出宣判?( )

A民法典 B宪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刑法

18结合所学内容,这起诉讼案件属于(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一般诉讼

(三)刑事法律之网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请回答19-22

19这是一起( )案件

A民事案件 B行政案件 C刑事案件 D违宪案件

20陈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21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宣判的一种主刑,下列哪一项不是主刑?( )

A无期徒刑 B死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22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案件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民事法律的制裁 B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C主刑和附加刑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D对犯罪人限制或剥夺权益,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大题】

网络之网

23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应如何扬长避短,理性参与网络生活?(4点8分)

规则之网

24“人违反了规则,不是规则找人的麻烦,乃是人找规则的麻烦。”请回答:怎样自觉遵守、维护、改进规则?(4点8分)

道德之网

2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我们不能做失德无德之人。请从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选择其一,谈一谈青少年应当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点6分)

法律之网

26不违法犯罪是做人的底线,这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树立的意识。请回答:

(1)怎样预防一般违法?即怎样遵章守法?(3点6分)

(2)怎样预防犯罪?即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3点6分)

【参考答案】

1-5:CDDAB 6-10:DDBAC  11-15:ACAAC  16-20:DAACD  21-22:DA

23: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4:需要自律和他律;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25:如选尊重他人,如下: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答对三点即可)

如选文明有礼,如下: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如选诚实守信,如下: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运用诚信智慧,正确解决诚信两难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不失信

26:(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答三点即可)
(本文发表于我区公众号“掌上河东”2022年10月19日)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