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363): 教学小曲
教学小曲
姚集小学 赵甜甜
最近看了关于教育的书籍多了些,心中的话自然也就多了。想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确实如此,读大家的作品,教学行为自然也就逐渐向他们靠近。李镇西教授也曾告诫青年教师,要多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些最近我也在行动中,留心发现,果然教学中的趣事有些值得记载,并且空闲时间拿来看看也能发现其中的教育问题。
最近在我们班里就发生了一件趣事。中午吃营养餐,我们班侯同学扯着嗓门说:“老师,卢同学偷人家肉吃,直接用手拿的,我看到了。”侯同学这孩子,正义感十足,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说个差不多,每天也叽叽呱呱个没完。
卢同学呢。是个很老实的孩子。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平时话不多,一说话就低头,脸红,也难得从他脸上能看到笑容。他的基础比较差,也不与人交流,特别容易被老师忽视。刚接手这个班,我也不会去在意他,直到学校开学要检查彭城码我才知道他的情况。
刚听到侯同学的报告,我的第一反应没有生气,而是想着,直接用手去拿肉手上沾了油,会不会都抹到衣服上去?我抽了两张纸巾,递给卢同学,卢同学一直低着头,用小勺子一下一下压着米饭,并没有吃到嘴巴里,好像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见我来了,他左邻右舍几个人开始说起来:“老师,刚才林同学去盛汤,他伸手从他饭盒里拿了一块肉,我们都看见了。”林同学的肉少了,并没有说话,他也不喜欢吃,一脸莫名其妙状。听到大家这么说,卢同学并没有辩解,一直低着头。但明显可以看出,他有些不好意思。饭盒里才刚吃了几口。我示意大家不要说话,俯下身子,问卢同学:“手上有没有油?不能抹到衣服上,不然洗不掉了。”顺手吧纸巾递给他。他接过纸巾,我又问他:“是不是菜不够吃?不够我哪里还有,我不吃肉的。”他摇摇头,小声说:“不用,老师。”我笑着对他说:“下次想吃肉,可不能再用手去人家饭盒里拿,那样不卫生,人家怎么吃了,是不是?”他点了点头。我有开玩笑一样对其他同学说道:“女孩子们,以后有谁怕吃肉长胖的。把你不想吃的肉,可以送几块给卢同学吃,好不好?”大家都笑了起来,说好的,老师。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好好吃饭。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用餐,只见卢同学没有继续吃饭,而是把我给他的纸巾拿在手里,一会儿又把它整理好,叠好,放在一边,没过一会,又拿在手里,才一口一口吃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心酸起来,他是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了吧,没想到我没有批评他,还让同学们送肉给他吃,所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也许是,他意识到这种做法并不好了,而我却没有处理好,弄的他不好意思了吧。犹记得曾经听到老教师和家长说过的一句话,这些孩子,在家里是你的,来到学校,就是我的。教室里,会教育他们好好学习知识;吃饭时,一样会用心照顾好他们好好吃饭长身体。
事后我也在反思,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的确在教室里这样说有失他的自尊,可是不在教师说,那么“拿肉”这件事该如何解决呢?其实吃完饭,我应该再找他谈一谈说明老师并没有批评他的原因,让大家把不喜欢吃的食物分一分也只是就这件事来说一说要分享,不浪费。可是这样跟他解释会不会太“当回事”或者小题大做了呢?后来请教了身边的老师,他们说了很多,有好有坏,但本心无害。教育无小事,在处理学生的一些事情上,教师也是不断成长的。
读书可以医愚,读的书多了,在遇事上自然可以随机应对。看来年轻人还是要多读书呀!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使自己努力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