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说题竞秀风采

比赛开始之前,语文组教研组长李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丰城九中校务委员张华荣老师、卢菊妹组长、万里阳老师,丰城四中校长助理黄海荣老师、范歌源老师,邹炳华老师,随后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高一年级由熊媛、区红艳、周蕾三位老师参赛。熊媛老师以师陀小说《谷之夜》为例,分别从命题依据与考点分析、解题预设与解题步骤、高考导向、教学思考等方面阐述她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诸多思考;

区红艳老师以宋代陈与义《登岳阳楼》为例,与大家分享了高考古诗词诸多思考,区老师从命题依据、解题思路,题目价值、教学思考畅谈高考古诗词与新课标、新高考的连结,准备充分,思考深刻,谈吐大方,得到各位评委一致好评;

周蕾老师以宋史《沈括》为例,从命题依据、试题分析、教学反思充分思考了高考文言文解题思路与今后教学建议;

高二年级陈芏杉老师以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分别从命题依据、试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了她的说题——古诗词鉴赏

高三年级由熊艳和王宇琪两位老师参赛。熊艳老师以美国作家欧·亨利小说《汽车等待的时候》为例,分别从新高考题型、考题归纳、命题意图、学生答题存在问题、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文学类文本的解题方法。

王宇琪老师则是借助《民主是个好东西》,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依次从题目类型与来源、考查背景与目标、出题理论依据、题型重难点突破、教学意义与反思阐述她的说题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

赛后,评委老师、参赛选手与全体高中语文教师围坐一起,畅所欲言。

张华荣老师:
⑴肯定所有选手的表现,对她们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看法及建议;
⑵命题要基于“三新”“语文核心素养”“高考趋势”;
⑶选材要偏向革命文化,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卢菊妹老师:
四中老师的说题,给我以“惊艳”,每位老师的说题内容实在,设计有亮点,对命题趋势把握准确。陈芏杉老师的古诗词整体阅读和打破思维定式让人受益颇深;区红艳老师命题紧扣教材,注重试题与课本知识相连接,打通考生考点与教材互为链接的思维屏障让人收获满满;周蕾老师以学生为导向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值得学习;熊艳老师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学生存在问题分析透彻,也是今后教学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万里阳老师:
高三出题选题对老师确实是一大挑战,丰城四中此次说题大赛对九中之后的语文教研活动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范歌源老师:
语文学习要花时间,老师需要重点研究解题策略,多多走出去,通过观摩、学习、反思来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邹炳华老师:
个别题目与答案不匹配,要教会学生细致阅读,不要畏惧新题型,回到语文本质。
黄海荣老师:
浓缩为12个字——紧盯高考,紧扣文本,回归教材。

比赛告一段落,但教研依旧还在继续,没有谁能留住时间,但努力的人能够把握时间,共勉!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