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特色劳动课习养生活微技能
作者: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 黄鹂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立足地域特色,传承传统手工艺;着眼学生发展,习养生活微技能。
地处大巴山东脉的巫溪县城厢小学,在东西协作的创新项目的推动下,以实践基地为阵地,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辟了一片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传承特色手工艺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是巫溪县宁厂镇曾经的辉煌。小小的大宁盐场,曾经创造过整个四川地区四分之一的盐产。城厢小学将大宁制盐课程搬进教室,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制盐过程,从而感受我国制盐的发展历史,也更加了解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以及现代制盐生产与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巫溪老鹰茶,隔夜不馊,能养颜防衰,是健康长寿的一品佳茗。“老鹰茶制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城厢小学在实践基地开设“老鹰茶加工铺”,聘请专业老师传授“土法”,让学生学习制作老鹰茶工艺。
还有草鞋打制、木梳制作、石磨、缝纫、烙铁画以及巫溪特色小吃等,都有其无法取代的文化价值。城厢小学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开设了制盐、制茶、草鞋、石磨等十多门传统手工艺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切实投身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中。
在实践基地,有一间农耕农具展览室,里面陈列了涵盖传统农、林、牧等多个系列中的耕、种、收的各种器具共200余件,如风车、石磨盘、犁耙、铡刀、等,让更多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历史、了解祖辈的生活方式、生存本领、民间艺术。
习养生活微技能
城厢小学还开设了学习生活基本技能的劳动课,以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劳动课上的亲身实践,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会独立做好一道菜。同时,学校联合家庭,给学生布置洗袜子、洗碗、扫地、叠被子、叠衣服等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
责任编辑:石依诺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