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阅读,走进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实施策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爱上阅读,走进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实施策略

2022-10-20 14:56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78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者:李海鹰、崔风华、李昱洁、马宁

山东省济南市友谊小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泉城济南燕翅山南麓、砚泉水旁,学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济南市友谊小学秉承“让每个人自主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自主教育为理论基准,打造“双自主”的办学特色。在这里,友谊的师生坐享山水精华,尽享育人读书之乐。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方面,友谊小学的老师们潜心钻研,利用丰厚的学识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友谊学子的策略方法。

兴趣引领,习惯助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阅读符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比如小学一二年级,孩子无论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属于启蒙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引领他们阅读一些绘本、带拼音的故事书、接近他们生活的故事书,以激发兴趣为主。

当一年级的小同学们安静不下来的时候,教室里就会响起老师们读绘本的声音,《大鬼小鬼图书馆》《我的情绪小怪兽》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会让他们瞬间安静下来。

当学生们表现好、有进步的时候,就会得到老师的奖励——把图书角里的书拿回家去读,或者老师陪伴你去图书馆借书等等,这样的“小特权”不仅让学生们增加了阅读量,还在无形中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观念:阅读就像一颗糖一样,我表现好了老师就会奖励给我,那么这颗糖一定很甜。把阅读当作一种奖励,而不是一种负担,会激发他们对于阅读的期待与向往。

此外,可以进行家校合作的相关活动,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打造温馨安静的阅读环境,或者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等有读书氛围的地方选书、买书、读书。“让读书成为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这是友谊小学的老师们提出的一句口号。另外,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老师们可以设置阅读记录卡,针对学生们每天自主阅读的情况进行简单记录和反馈及时反馈。在最初阶段,任何习惯的养成其实都是需要一些外界的约束,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形成了每天按时阅读的好习惯了。

拓宽广度,增加深度,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一书中这样说过。学校也是这样培养学生的,根据孩子们的年龄认知特点制定了科学的阅读体系。

低段以绘本、故事、童谣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辅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基础性的语文学习。中段以整本的小说为主。当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对阅读也有了一定的兴趣,这个时候就需要逐步培养他们阅读整本小说,逐步进行真正的文学性阅读。到了高段,除了阅读小说之外,还要涉猎历史、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拓宽阅读知识面。

除此之外,学校在每个年级都设置了大阅读课程,每周五的下午,全校的师生都静下心来读书。每个月每个年级都有自己制定的主题读书交流会,教师引领,学生自主设置,共同走向阅读的深度。

在学生的书单里有中国历史、地理,少年史记、美学、哲学等系列的启蒙书籍。他们正在埋首乐读,进入了无我之境;课堂上,一个个关于不同作者、不同书籍的读书交流会。他们在畅所欲言,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社团中,有李海鹰校长成立的“大观文学社”,陪伴孩子们走进中国古诗词的世界,走进《红楼梦》,共同感受李白王昌龄的诗文剑气,徜游花团锦簇诗情画意的大观园,体会不同的人性,领略世间的美好。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老师们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方面,不断钻研,不断实践,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更有深度的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朋友,成为他们受益一生的事情!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友谊小学
责任编辑:石依诺 周彩丽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