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中学组织开展2021—2022学年度学科组研究成果汇报展评活动


2022年10月13日,棠湖中学在初中部开展了初高中学科组课程建设展评活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文、黄翔勇、王丹艺老师,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光文、杜尚兵、文旭东老师,棠湖中学校长刘凯及督学朱玉彬、易俊、吕巺等老师莅临指导,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交流。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立足新课标,以“大概念”“大单元”的思想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现真实情景下的深度学习,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抓手建构学科组课程体系。

各学科组从“课标分解、目标叙写、单元教学设计体系、命题研究与实践、课堂研究与落实(精品课)、作业研究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本组2021-2022年的建设成果。各学科按照高中—初中的顺序,分别展示了本组的建设成果。

语文组

高中语文组长张明权老师聚焦语文课题教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敢于创新,在区域甚至是全国都有所影响。并且在聚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方面发展,都有很好的突破。他根据学生在课堂、考试中暴露出来的真实问题,落实全员参与常规备课的建设,从而提升教学效益。

初中语文组长王小琴老师着力于落实双减政策,在作业设计与使用建议上坚持规范化。她还通过双教研制度,优化助学案与顶层设计,从学期的课程方案出发,关注作业分析,开发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破性反思。
数学组

高中数学组长唐小文老师着重介绍了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他依据课标和教材对单元进行了分解,提炼出“大概念”,并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当中以问题串联构建知识框架,层层推进,注重教学的反思与感悟,将核心素养落地。

初中数学组长刘玉老师着重介绍了原创题的命制。他说,命制一套试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同时兼具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文化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落实五育并举,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英语组

高中英语组长王金鑫老师围绕单元教学设计,突出强调育人理念,在作业设计中凸显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落实。她说,在新的高考背景与评价体系之下,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必备知识的落实,并通过高考成绩来分析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从结果倒推教学过程,关注必备知识的体系化和结构化,以此来加强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组长田琴老师以新课标为导向,着力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课型,侧重于课堂的研究与落实,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她指出,今后在大单元教学研究、原创题命制、教研组成果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
物理组

高中物理组长刘明胜老师以“在示范引领中促进专业成长”为题,介绍了团队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他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成名,离不开平台的支撑,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平台的团队引领作用。

初中物理组长韦静老师以构建“职责清晰、团结高效”的备课组为目标,开展了扎实的团队建设工作。并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注重调动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创新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核心素养落地。
化学组

高中化学组长李禄德老师以“基于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来探讨“三新”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贯彻。他通过展示基于课标和教材分析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来体现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初中化学组长向庆华老师围绕“新课标”,精心研制大单元作业设计以及分层作业设计,达到了为学生学习减负提质的效果,并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物组

高中生物组长刘德辉老师以课标学习和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为抓手,着力提升生物组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研究质量和水平。他通过深入研究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来反推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初中生物组长罗正娟老师以跨学科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她通过与其他学科组合作,共同促进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政治组

高中政治组长张雪梅老师以大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侧重于教法的落实,来落地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推动本组教师的专业发展。她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突破口,围绕学科大概念,边做边学,聚焦于非常落地的问题来选择性的突破,然后再落地在课堂,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教学效果。

初中政治组长罗平老师以课标为基,重点突出了在课标指导下如何备好一堂课。她说,要备一堂好课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与修改,从初稿、二稿、三稿……再到终稿,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她的分享体现了有血有肉的细节,也充分体现了她的备课过程的落实。
历史组

高中历史组长冯航空老师以“兴趣导向下的原创命题探索”为主题,重视抓团队成员的特质,将大家最近的关注点作为契机来推进学科建设,体现了组上的共同愿景。他会主动“靠近”教研员,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状况,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他说,要将理据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学科发展。

初中历史组长刘小玲老师以“守正创新”为主题,侧重介绍了新课标指导下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她说,“大概念”是我们教师的必备知识,我们在备课当中需要根据课标的表述和教材的特质,把提炼出来的大概念继续向下挖掘,建立概念层级结构。
地理组

高中地理组长黄昌鑫老师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他借助工作坊形成了“聚是一团火”的团结进取态势。教研组围绕一个方案、两次交流、三套试题开展日常研讨,备课组再按照一个目标、一套题集、一个作业来继续深化,最后落实到教师的每一堂课中,充分体现了本组的系统架构。

初中地理组长赵倩老师以“学习新课标”为主题,介绍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然后结合“教学评一致”理念来阐述了本组加强理论建设的方法。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在单元教学设计和单元作业设计中彰显了团队的文化。
体育组

高中体育组长何清海老师则基于新课标、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了体育课程建设。他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过程中,贯彻健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品德,落实“健身育人”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初中体育组长魏军老师以新课标为导向,将新课标与新中考结合起来指导实践。他非常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喜欢从细节处入手,以目标明确、计划科学的课堂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艺术组

艺术组长严家华老师着重强调了棠湖中学美术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他说,为了实现阶段目标,学校领导对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明确,美术老师和文化老师都在团结协作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的梯队建设。
通用技术组

通用技术组长江志老师以核心素养为着力点,指出担任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师应当具备技术意识和工程思维,应该通过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来创新实践课程,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形成渐进式的发展。
信息技术组

信息技术长李童老师着力于新课程、新教材下的学科建设发展。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提出,老师应当尽快掌握前沿的知识,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发挥出信息的社会责任。
心理组

心理组长张怀建老师围绕“拓宽教育途径,全力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学科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筛查等方式来多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最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袁文所长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表示感谢。然后指出,跨学科的同行交流,进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与创新,是一种非常好的团队跨学科交流建设的模式。

在这一年里,我们的课程建设发生着很多可喜的变化,但也还存在着很多有待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要从顶层设计上去加强今天的课程建设主题,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科落地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前瞻性地考虑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从而与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形成规模,从更上位、更顶层的高度去理解学科育人这一主线。二是要注意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大单元教学上面审视教学效益到底如何,从而将学习目标落地。三是要注重整合,进行突破学科本位的跨学科融合,凸显整个课程的综合化。

各位教研组长的举措高效落实,分享扎实细致,袁文所长的总结点评更是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经过这次跨学科交流,相信必能推动棠湖中学学科建设更上新台阶,也能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双新”“双减”工作指明方向。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