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能力培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倾听能力培养

2022-10-24 15:51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92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包含学习内容、方式、师生关系、自理、语言、倾听能力等多方面。幼小衔接并不是短暂的课程,也不只是大班孩子的事情,而是幼儿园三年全方位的衔接。

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是理解语言的重要前提,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容易重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许多幼儿还没有养成倾听这方面的习惯,这也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在小班活动时,我们发现幼儿倾听习惯和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不善于听:如在假期活动分享环节中,小朋友正在讲述自己的假期生活,有幼儿就会迫不及待地打断,自己说起来:“我和妈妈去超市了,还玩了……”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只注重自己说什么,缺乏耐心去关注他人说什么,还会出现自顾自玩、东张西望等现象。二、不仔细听: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好玩、新奇的事物吸引。当他们对同伴或老师发出的信号不感兴趣时,常常不会专心倾听,无法掌握关键词、关键语句,导致不能掌握他人话语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图。三、听不懂:小班幼儿思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较弱,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讲述内容不能脱离真实生活情境或经验。



如何帮孩子提高倾听能力?一、创设环境,营造舒适的倾听氛围。围绕幼儿感兴趣、熟悉的话题展开自由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在宽松自由的交流气氛中倾听同伴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以充分调动小班幼儿倾听的积极性。二、开展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通过听说结合的小游戏,引导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实现“有目的地听、有准备地听”,增强幼儿主动倾听的意识和专注力。如“手指律动”“水果忍者”“打地鼠”等游戏。三、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语言要做到简洁、清晰,让幼儿倾听的内容形象化,以便幼儿更好理解。

培养任何习惯和常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努力为儿童的可持续成长服务,努力让儿童发展的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作者:济南市莱芜区嬴昊实验幼儿园 田育泽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