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百合种植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家校共育——百合种植活动

2022-10-25 11:20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297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活动班级:七年级(1)班
班级理念:学习和成长同步,勤奋与快乐相随
活动主题:促进家校共育 传承劳动精神
活动目的:
1.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认识到热爱劳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最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本质;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勤劳,乐观的性格形成,锻炼身体,增强意志,让学生养成面对困难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2.通过种植花卉劳动活动,也让孩子们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了解百合花的种植方法及功效;
3.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学习感受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4.通过构建劳动活动平台实现家校共育,加强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实现更好家校共育
任务目标
劳动观念勤思考、精打算,先规划,后建设,才能绘制出理想的农耕园蓝图。
劳动能力根据节气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并能根据选择的农作物合理地设计规划种植园。
劳动习惯和品质主动探究节气和农作物种植的关系,积极、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规划过程
1.确定种植类型,规划分区
引领学生参观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农耕种植的好奇同学们纷纷决定要整体规划,科学种植,争做种养小能手。
12号地种植信息:
土地面积:长为450cm  宽为420cm 
种苗/种子数量:百合四色种苗100棵
2.组建团队规划分工
同学们在明确项目任务后,进行团队组建,商议推荐组长,讨论确定队名,制定合作公约,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花卉种类:百合
百合的简介:百合花,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鲜花。南北朝时代,梁宣帝诗云:“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藂兰谢芳馥”,赞美百合花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到了宋代,喜欢百合花的人就更多了,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可见,百合花的美自古以来深入人心。
百合的功效宁心安神、镇咳化痰、美容养颜 
百合的食用方法
1.熬粥:将百合花洗净放入锅中,加粳米和水熬粥,加入适量白糖,每日食用可以起到润肺清心的效果。
2.煲汤:将百合花反复漂洗后加水入锅,煮至极烂,加入适量白糖,带汤一并饮用。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则是极好的冰镇饮料。

种植活动:
特邀嘉宾:王晓峰副校长、七一班3位家委及4位家长
劳动工具:5把大锄头、两只大桶、两只小桶、一个喷壶
种植方式:百合种球栽培
前期准备:
1.班主任到农耕园认领本班地块,随后制定种植计划。
2.班主任制作农耕种植规划,和孩子们、家长们商讨种植的花卉种类,大家集思广益,决定种植百合。
3.提前和德育处对接松土时间,利用大课间带领一组孩子去松土。孩子们都很激动很兴奋,在农耕园叔叔的指导下松土挖地,获得满满的劳动幸福感,虽然大家都挖的大汗淋漓,但是孩子们都停不下来,感觉一个大课间根本不够,留了一点给第二组同学劳动课再来挖。
4.提前邀请王副校,七(1)班3位家委及1位家长,并提前提醒家长们做好核酸。
活动过程
1.家长们聚集到农耕园后,参观了班级的地块。随后,杨晨雨妈妈指导孩子们挖坑种植百合,在做完示范并确定了长宽间距大小后,孩子们都纷纷开始学习起来,先在一旁模仿动作,双手一前一后握住锄头,观察周围是否有人确保安全后开始挖地。
2.王副校和家长们一同陪伴孩子,一边教一边做示范,孩子们也学得津津有味,都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想要赶紧体验一把
3.该孩子们上场了,一个个生龙活虎,迫不及待地想把学到的首先进行实践,确保安全距离后就一个大锄头砸下来,骄傲地给老师们和同学们展示:“看看我这坑多标准!”
4.挖好坑该放种球掩土了,没有小锄头,孩子们把衣袖拉高,一起用手掩土把种球盖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小苗芽。
5.从掩土到浇水,孩子们很认真地听讲并动手操作,期间还不忘说“叔叔阿姨辛苦了,老师您辛苦了”,看来劳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加懂礼貌。
6.播种完成,王副校、家长和孩子们都汗流浃背,看着生机勃勃的种苗,大家都非常开心,今天收获满满,愉快的一天,体验劳动,感悟到劳动不易。

后期维护安排:
全班孩子分为6个小组,男生女生搭配共同协作,按家长规划的浇水时间对百合进行维护浇水,每隔三天浇透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平时观察百合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后期管理设想:
1.设计提示牌提醒学生不要踩踏种苗;
2.准备好适合百合的肥料定期施肥;
3.百合花开花之际,邀请家长观赏;
4.开展班级百合义卖活动,将所得费用作为班级公费;
5.孩子们可带百合花回家制作美食分享给家人。

活动感言:
1.家长有感而发
多片绿叶多片温馨多片花朵多片美丽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展示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亲身体验劳动乐趣2022年10月16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天校区)七(1)班迎来了一场校园农耕园盛事——百合花种植
本次活动种植的百合花幼苗是集爱心、公益心、责任心于一体的家长杨晨雨妈妈免费提供的,这些幼苗都是她精心培育而成的,根正苗壮,它们可都是2022年最流行的百合花种球,它们每一个都有帅气好听的名字,不信,请听,“帕拉佐”、“罗宾”、“杜卡迪”、“纳什维尔”……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践行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校园生活,勇于探索,学以致用的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多片绿叶多片温馨,多片花朵多片美丽”的宗旨,做一个懂花、爱花、护花的小达人。
本次活动是在王晓峰副校长和班主任张美群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们的陪同下,同学们纷纷拿起工具,积极投入到活动中,王副校长,班主任张老师亲自教学,家长们亲自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分工明确,同学们边学边做,有的挥锄培土,有的打塘埋苗,有的提水浇灌,各做各的事儿,在学校的农耕园里,孩子们幽默风趣,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C位,个个能吃苦,有担当,干劲十足,善始善终,其乐融融,展现出一片“春耕”“繁忙”的景象,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家校共育的理念,提高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意识,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达到了深化教育的目的!
(参加上述活动的家长有冯熙喆外婆,杨晨雨妈妈,张靖舒妈妈,梁家恺爸爸,何擎宇妈妈,严晶月爸爸和妈妈)
2.孩子们的感言
喜迎二十大·体验农耕生活
金秋十月,已经有了冬的样子,这时候。党的大二十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是第二十次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学校为应召习总书记对农耕的指示,组织学生们开展开垦农田,浇水耕种的课外实践活动,我经过本次苏劳动实践,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易,这次劳动,师生合作,紧密配合,分工有序,在田地上男生在挑水耕地,女生播种,掩土,一切都有不条不絮的运行着。
我学到工农耕精神,通过劳动,深感农民伯伯的不易;每一个坑,都要用极大的力气,植株长大要两三月,但浪费只要一秒,在此也呼吁大家切忽浪费,在锄了不知多少下后,我已经汉流雨下,腰酸背痛,口渴,农民伯伯真伟大。
经过这次我觉得心里多了多农民伯伯的一种敬重,心里也有一种由然而生的快乐。
普露达  2022级一班

体验劳动教育,感悟农耕精神
在二十大开幕之际,我们为了体验习总书于是记提出的“中国人要稳住自己的饭碗。”来到了“农耕园”体验劳动教育,感受前辈们的辛苦劳作。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我们也应当参加到劳动中来。刚迈入学校,我和我的父亲就来到了农耕园,看到已经有这么多同学劳动着了,我也迫不及的加入了忙碌的劳动中。我听老师指示来到了二号地,父亲拿起了锄头,用力着锄着地。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父亲在老背家起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回过神,我看到了父亲已经挖好了几块地,另一位家长也参与了进去,她把种子撒了进去,父亲用土将种子埋了进去。哦!差点忘了我的工作,转身抓起了一把营养土,倒在了田里,父亲趁机翻了翻土,又继续忙着锄下一块地去了。不久,大部分都种好了,我又找到个工作-浇水。我拎起了一桶满满的水,轻轻地走到田里,灌溉着清水。活快干完了,校长来了都说,数我们班种的最好,还一起合影留了念!开心极了!
劳动虽又苦又累还不分时节,但终究是光荣的,我们以后也应像今天这样努力下去,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将农耕精神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梁家恺  2022级一班

体验劳动教育,感悟农耕生活
俗话说:“劳动人民最光荣”。在一个寒风袭来的下午,我参加了劳动,为我们班种下了百合。每个同学都干劲十足,种的种百合挖的挖浇水的浇水,放肥料的放肥料。不一会儿,王晓峰副校长,都来帮助我们,他一会儿种,一会儿浇水,王副校长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每位同学从笨手笨脚,做到熟炼。虽然寒冷。但是想到红军长征的那种精神,我瞬间又不觉得不冷了,
经过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把百合种好。通这过这次农耕活动,我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也让我对农耕的认识更深一步。每一位同学都体验到农耕的辛苦。
温頔 2022级一班

体验劳动教育,感悟农耕精神
通过昨晚大实践的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与艰辛。
劳动的趣是体现在怎么耕种、仔细观察。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颗百合花的种子中。用锄头把土壤挖出一个个“倒三角”的样子,拿出不同颜色的百合花种于把它放在“三角形”的尖尖处种下,把周围的土埋下来,盖住种子的“苗头”。我竟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种下了种子。虽然现在还没有发芽,但是我更希望看到一朵朵百合花竞相开放的样子。
春天种下去的种子,等到秋天总会有收获的。这一次实践活动,让我知道了只有一步一步的认真耕种,才能有更好的收获。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进步,得到最终你想要的结果。“国兴则民昌,国破则家亡”,好好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严晶月 2022级一班

体验劳动教育,感悟农耕精神
10月16日星期日,一个温暖的日子,我们来到农耕园一起体验劳动,感悟
农耕。
我们来到农耕园种植百合花,家委为我们提供种子,帮助我们植种,也教会了我们如何种植。第一步:先松土,把大块的土捣碎,第二步:挖坑,我们的地是在坡上土容易往下滑,所以尽量斜着挖或横着挖,种子很多,需要把每个坑挖得很近,很深,第三步:埋下种子,百合花有很多种子和颜色,我们按颜色放入种子,用土盖住小芽第四步:浇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桶装满水后,把每个种子都浇上水,并且要浇透。就是这样我们细心地埋下一粒又一粒种子,等待它们生根,发芽,开出烂漫的花朵!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知道了农耕的辛苦,感受到了种植的不易。
张靖舒  2022级一班

体验劳动教育,感悟农耕生活
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我们迎来了农耕体验,我们志气昂扬。热血沸腾。每个人都积极劳作不怕苦不怕累,家长和校长也来悉心指导我们,我们从挖土、种植到浇水从笨拙到了孰练,掌握了一项本领。
虽然天气很冷,但想起我们的革命英雄王进喜,他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想到他们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便浑身充满力量。“劳动最光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做为新时代少年为了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要不断的练就本领,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通过这次劳动我非常的快乐,体验到了收获和团结的力量。
土榆昕 2022级一班


活动总结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思想,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习主席的讲话,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深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的重要使命,劳动人民的精神需要我们一同学习和传承。此次农耕园种植活动,让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家长,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精神,获得了劳动后的快乐,也加强了家校共育的目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孩子们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热爱劳动的人,也让孩子们爱上劳动、践行劳动并传承劳动精神。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