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规范化教学之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探索语文规范化教学之路

2022-10-27 09:1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305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探索语文规范化教学之路


“三年疫情不停研,何愁前路无新颜”。
疫情期间,居家治学,东莞市明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与教学创新的研究中,探索语文规范化教学发展之路,取得一些进展,简述如下。
一、探索与寻找
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与教学创新
寻找:一条具有中国语言学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原创新理论
语文规范化教学是关于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在面向语文规范化社会生活发展,全面接轨语文现代化,以“语文标准化规范化教学”为基础核心本质,打通语文字词基础知识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拼音的标准化规范化教学联系的一项具有中国语言学特色的原创性语文教育教学新理论。
在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思维影响和引导下,产生了《汉语音标》和《汉字构字学》2门新学科,汉字构音法、中文音序法等学科新方法,建设成1套语文规范化教学教师培训项目及其课程发展体系,开发了系列语文规范化学习辞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用具卡片等教辅产品,对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二、建构和开发
建构:新学科、新理论、新方法
建设:新项目、新课程
开发:新资源、新产品
(一)建构支撑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的新学科
1.汉语音标
汉语音标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结合汉语和汉字规范化发展与创新研究,进行研究和制订的具有中国语言文字特色,具有汉语言文字学科特征、符合汉语拼音规律、适合中国人拼音识字习惯的汉语和汉字音标。
汉语音标作为一门关于汉字读音和汉语语音规范的全新知识,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
广义的汉语音标是指研究并揭示汉语音标音素、音节、拼音的构成,认读、拼读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采用汉语拼音科学阐释汉语和汉字标准化规范化的读音知识,创造性总结并提炼与汉语言文字的注音、拼写、拼读相关的拼音知识与技能,创新建构现代汉语音标知识体系,为语文规范化教育教学、汉语拼音、普通话、规范汉字以及汉语言文字应用、辞书编纂改革发展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支撑。
狭义的汉语音标是指有关汉语和汉字读音标准和规范的记录、拼写、拼读系统,包括汉字音标、汉词和汉文音标。汉字音标是指现代汉语使用汉语拼音科学认读和拼读汉字,所形成标准、规范的汉字读音记录、拼写、拼读系统;汉词音标是指现代汉语使用汉语拼音科学认读和拼读汉词,所形成标准、规范的汉词读音记录、拼写、拼读系统;汉文音标是指现代汉语使用汉字和汉词音标科学认读和拼读文章、书籍,所形成的标准、规范的汉语注音、拼写、拼读系统。汉字音标是汉词音标的基础,汉词音标是汉字音标的延伸,汉字和汉词音标是汉文音标的基础。汉语音标是汉语拼音学科化发展的高级知识形式。
2.汉字构字学
汉字构字学是指研究汉字“音、形、义、用”构成机制原理方法及其规范运用的一门新学科。其中:
与汉字读音构成相关的,有古代造字法所属的形声字,现代汉语学所属的同音字、轻声字、多音字,以及本学科基于汉字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读写的特点,采用汉字构音新方法,所提炼和建构的科学识字体系中的汉字字音规范、声韵拼读字、隔音拼读字和整体认读字等。
与汉字形体构成相关的,有古代造字法所属的象形字,现代汉字学范畴的独体字、合体字,形近字,现代汉字相关标准规范中的部件字、部首字、偏旁字、笔画字等,以及本学科基于汉字部件和笔画的构字规律和特点,采用汉字构形新方法,结合基础教育科学识字、写字教学创新发展,以三体字(即楷体字、宋体字、黑体字)和汉字米字格,所提炼和建构的科学识字体系中的汉字字形规范、汉字(含笔画笔顺)书写练习规范等。

与汉字字义相关的,有古代造字法所属的指事字、会意字,现代汉字学范畴的同义字、近义字、反义字等,以及本学科基于汉字音形义的规律,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汉字和词汇知识特点,采用汉字构义新方法,建构“以音统字、以字统义”的科学识字、检字、排字等教学新模式。
与汉字使用相关的,有古代造字法所属的假借字、专注字,现代汉字学范畴的简体字、繁体字,规范字、传承字等,以及本学科基于汉字音形义用的规律,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特点,采用汉字构用新方法,建构“以音形义统用”的用字组词、造句、写段、作文等教学新模式。
(二)建构支撑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的新方法
1.汉字构字法
汉字构字法是从汉字“音、形、义、用”四个维度,基于汉字原形拆分,结合应用现代汉字标准规范,研究和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汉字”问题范式的方法论。包括汉字拆分法、组配法、构音法、构形法、构义法和构用法等六个新方法。
2.汉字拆分法
汉字拆分法是为研究和回答“这是什么汉字”问题范式做准备的方法论,主要任务是对结合四线拼音格和米字格规范,对汉字拼音及汉字字体原形进行拆分,分别析出汉字音节、声调、声母、韵母及其及其构音,汉字字体原形部件、笔画及其构字的顺序和位置。
3.汉字组配法
汉字组配法是为检验“汉字拆分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做出验证性回答的方法论。
4.汉字构音法
汉字构音法主要研究和回答“这是一个什么读音的字”问题范式的方法论,作为汉字构字学的方法之一,是指用汉语拼音字母构成汉字拼音以规范汉字读音的科学方法,也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科学识字、查字”专属的教学方法论。
5.汉字构形法
汉字构形法主要研究和回答“这是一个什么形体的字”问题范式的方法论,作为汉字构字学的方法之一,是指用汉字部件、笔画构成汉字形状以规范汉字形体的科学方法,也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科学识字、写字、查字”专属的教学方法论。
6.汉字构义法
汉字构义法主要研究和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意思的字”问题范式的方法论,作为汉字构字学的方法之一,是指用汉字“音、形”统义构成汉字意思以规范汉字字义的科学方法,也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汉字、词汇知识”专属的教学方法论。
7.汉字构用法
汉字构用法主要研究和回答“这个字怎么用”问题范式的方法论,作为汉字构字学的方法之一,是指用汉字“音、形、义”统一汉字使用规范,构成汉字用法的科学方法,也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的教学方法论之一。
(三)建设支撑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的教师培训新项目
建设一套面向在职教师进行语文规范化教学师资培训的课程体系—语文规范化教学指导师资格认证培训项目。
1、新定义
语文规范化教学指导师是指为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所赋予教师职业必须应知应备的新能力和新要求。
这些新能力和新要求包括: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教育方针,了解语文现代化发展,懂得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趋势,熟练规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汉语拼音,具有语言文字学、语文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语文规范化教育理论素养和语文规范化教学能力,能在教职岗位上积极按照家校共育以及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学校班级与家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良好家校关系和教育环境,运用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观点、方法、标准规范、语文规范化学习字词典工具书,改变语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改变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课堂、课后以及家庭作业练习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语文规范化教学,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引领并帮助学生为适应社会语文规范化学习生活,形成具有规范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汉语拼音的基本能力;为适应后续年级、学段、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学习,形成具有语文规范化学科核心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以及打好为学习其他学科所要求必备的语文知识基础的专业教科研型语文教师从业人员。
简单说,就是教师通过系统的语文规范化教学专业知识学习,掌握语文规范化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能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现状的理解,提高语文规范化教学、教研、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具备对其他教师开展语文规范化教学的指导能力,能帮助其他教师解决在语文教学实践规范化中存在的教学、教研问题;能借助手机、微信小程序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类新媒介新手段,通过设计、组织、实施对学生、家长的语文规范化素养测评,找到学生学习与家庭辅导中的问题,纠正家庭中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辅导方式方法;能借助课后延时服务和家长学校培训,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语文规范化学习与方法基础,跟踪指导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语文知识中出现的困惑。
2、新课程
语文规范化学习生活将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突出亮点和特色,随着新时代社会语文规范化学习生活发展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学校语文课程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家庭语文辅导都面临新一轮挑战。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引导者,迫切需要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展开语文规范化师训课程研究、建设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该课程,对促进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规范化发展、对语文规范化学习生活发展的潜在影响,具有其他课程知识体系无法比肩的地位。
语文规范化教学指导师培训课程是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精神为基本遵循,体现当代中国特色语言文字学特征,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实际,按照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性、规范性,采用汉语拼音、汉字、语文、辞书规范新理论、新方法以及相关语言文字新标准,以培养具有语文规范化教育理论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的教科研型语文良师为目标所建设的一门教师在职培训新课程。
3、课程建设发展
目前,2022年版语文规范化教学指导师培训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优师云进行线上培训,有:《汉语音标》《形近声母》《汉语拼音》等2门理论素养,《汉字部首》《汉字笔画》《拼音识字》《教学设计》等4门教学技能,《形近声母》《独体字》等2门教学专长,共8门培训课程。
按照课程建设规划,预计到2025年,将建设成新增《汉字结构》《汉字部件》《汉字偏旁》《全科资质认证培训》共12门课程。
    (四)编写一套语文规范化学习工具书
     在编辞书项目《中华汉字音形通》,作为一项守正创新,开拓汉字音形规范辞书的第一部专业辞典,按照“遵循、传承、创新”的原则进行编纂和开发,以“时代站位明确、态度鲜明恢宏、理念创新前沿、突出规范化特色、突出用户为本、内容专门专业”为编纂理念,以打造“注音-释音-辨音-注形-释形-辨形-规写-释写-辨写”为特色功能的超大型语文学习型、工具型辞书。当代汉字收录10000个流行用字(其中,规范字8105个,流行用字1895个);现代汉字、近代汉字和古代汉字共约9万字,总计10万字。

本辞典基础版和教师版是为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师生及家长在当前语文学习的需要,普及版和专业版是为了满足广大社会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在当前进行规范化语文生活以及规范化学习和应用汉字的需要,按照分册编纂字典,选字立目,对每个汉字建构相应的字音知识和字形知识,并进行科学、规范的标注、解释和辨析。尽量建立汉字与字形、字音的逻辑关系,解释清楚汉字中的音、形结构、构成、变化及使用特点和规律,通过字音字形知识进一步展示每个汉字丰富的音形知识内容,并通过由分册到系列,由系列到部分,由部分最终到整个中华汉字音形通的编纂,形成规模宏大的辞书体系,力争做到全景式、全方位展示中华汉字音形规范。
本辞典同时采用中文音序法排检字词。音序字母法全称是中文音序字母排检法,是一个全新的汉字排列检索方法,采用中文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字词。中文拼音字母表是使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声母表和韵母表,结合汉语言文字特征,按照汉语拼音规律,符合国内拼音识字习惯,研制成适合汉语文拼音教育、识字教学、辞书编纂的拼音字母表。
   (五)开发一套中小学语文教学用具卡片

1、卡片总览
中小学语文教学用具卡片是支撑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的配套科教产品,是配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1- 9年级,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1-3年级,紧扣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新教材编写。
①卡片系列:
本套用具分拼音识字和规范写字两个系列。
拼音识字卡为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查字、识词、查词等字词基础课的规范化教学提供音形知识标准性、规范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工具性支撑与保障。
规范写字卡为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写字、识字、查字、识词、查词等字词基础课的规范化教学提供音形知识标准性、规范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工具性支撑与保障。
②功能定位:
教师教学使用的语文教学教具。
学生学习使用的语文学习用具。
家长辅导孩子语文知识的工具。
社会读者科学识字写字的工具。
③主要用途:
本套卡片可用于:
教师创新识字、写字、查字教学,打造有特色的语文规范化教学课堂。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语文字词基础知识所操作用的材料。
使用这套卡片进行教学练,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汉语拼音、字音和字形知识,形成拼音识字和写字能力,提高规范识字和写字水平,发展学生语文基础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规范化运用能力的发展。
2、卡片开发
①依据:
本套用具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语言文字标准规范的同时,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汉字相关标准规范和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也首次采用了东莞明朗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最新有关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汉语音标、中文音序法、通用规范汉字音形专用标准规范、中华汉字音形通等新理论、新方法、新标准和新辞书,有效地为卡片各条知识项目内容提供了专业、科学的字理、学理、法理、标准依据保障。
②知识深度:
小学初中部分按照小学1-2年级、3-6年级、初中7-9年级三个层级,整体层面由浅入深呈现汉字音形标准规范知识。
普通高中部分则全面接入8105个国家通用规范汉字,按照“注音-释音-辨音-注形-释形-辨形-规写-释写-辨写”结构呈现汉字音形标准规范知识。
③规模:
小学初中部分采用义务教育3500常用字,同步各年级语文教材,分册配套编制,每字1张卡片,其中,拼音识字卡和规范写字卡各3500张,总共7000张。
普通高中部分采用4605个通用规范汉字,同步各年级语文教材,分册配套编制,每字1张卡片,其中,拼音识字卡和规范写字卡各4605张,总共9310张。
全套卡片共计16310张。
3、进展
按照东莞明朗教育辞书研究中心开发总体规划,预计在2024年完成小学初中部分的,2025年完成高中部分的卡片研制和出版。
   (六)发表出版一批具有建设性实践性指导性的学术作品

1、主要研究论文
①汉字字形规范研制典型例字研究
本文主要提出一种全新的有关汉字字形规范的研究制订方法论,分别从表内规范字、表外汉字两个方面,精选在汉字结构、部件、笔画、部首、偏旁、笔顺方面具有代表性、典范型的例字4个,运用该方法论进行研制,初探汉字字形规范研究制定的机制、原理和方法。
②汉字字形规范研制机理与方法
本文是在上述“汉字字形规范研制典型例字”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汉字字形标准规范的研制方法论提供理论解析和建构。本文通过运用汉字拆分法和组配法分别对独体字、合体字12种结构的15个代表性例字,其中,表内规范汉字13个,表外汉字2个,进行详细的拆分和组配演示,分析,并从中提炼出汉字字形标准规范的通用类目,来揭示汉字字形规范研究与建构的机制和方法,为规范汉字专用标准规范的研究制订及其在科学识字、写字、查字、用字、识词、查词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培训、教科研,汉语辞书编纂出版以及网络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汉字规范化原创理论支撑。
③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基础教学对策创新研究
在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下,教师应当认识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呈现特点及其教学创新的规范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本文面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创新,围绕“怎么教?如何学?怎样练?如何辅导?如何评价?”进行思考,从设计教学线索和问题、善用语文规范化辞书、巧用语文教学用具、活用百科知识、改变评价模式等五个方面,对新课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创新的具体对策、方式、方法展开初步研究,以改善语文字词基础规范化教学为目的,帮助教师熟悉、了解、掌握初中语文基础教学创新模式、方法,推动初中语文学科整体教学发展,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2、主要学术专著
①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研究
本著作围绕“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国内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尝试率先提出“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教学与发展”的新命题,并集中展示与基础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等三方面隐性发展特点相关的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分语文规范化发展、语文规范化教学、汉字规范化、辞书规范化、标准规范研制等五个方面,集中公开发表冯明朗老师自2017年以来在“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化发展与教学创新”及其相关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信息,旨在“抛砖引玉”,促进人们对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规范化普及教育教学发展特点产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知和理解,促进语文规范化教学与发展。
②汉字音形规范解析百例
本著作收录规范汉字100个,其中,独体字30个,合体字70个,以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政策精神、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基本遵循,运用自主探索建构的具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特色的汉字规范化原创理论“汉字构字学”及其构音、构形新方法,汉字通用标准、规范汉字专用标准,同时结合《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全三卷》等进行对照补充,对百个汉字的音标、拼音、音节、声母、韵母、拼读、拼写等字音知识,语法、结构、部件、笔画、部首、偏旁、笔顺、书写等字形知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解析和建构,为广大学前、中小学、大中院校教师进行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提供帮助,为学生、家长以及广大的社会群众,正确理解和规范运用汉字提供帮助,同时,也适用于辞书编纂、中文网络传播等领域规范运用汉字提供参考。
三、展望
随着上述理论、学科、课程、项目、资源的研究深入,语文规范化教学发展之路也愈来愈加清晰、明显。
我们期许:语文规范化教学将在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规范发展与创新领域,大放光彩,为促进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发展,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