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376):再见珍妮姑娘
再见珍妮姑娘
双沟镇中心小学 王雪子
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看过的外国文学作品,除却要求所必须看的文学名著,就属《珍妮姑娘》。当初还是小学生,最喜欢画面精美、故事性强的小说,而我更偏爱于女性为主角的小说 ,反而对书中的男性角色不太关注,所以偏向于连书名都是女性人名的作品。在书店里,看到就属它最符合我的要求,遂一眼相中。
买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了,还记得当初看得很是入迷。 十年之后再回顾这本小说,终究比当初有了新的看法。在儿时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当然,结局都是悲伤的。从我有印象的作品中,感觉似乎西方的名著类的小说,无一不是以悲剧结尾。珍妮最后一个人孤独地活着,没有白兰德,没有瑞斯特,也没有她心爱的薇兰米娜·薇丝塔。看到这里时,真是哭得不能自已。她这么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非要安排一个孤零零地独自存活于这冰冷的世界的结局?小时候不懂,现在似乎有些理解了。
珍妮的悲剧不是她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那个充斥着贫富差距、金钱至上的冷酷社会造成的。她的一生都是牺牲的一生,回报家人,回报情人。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主见,对于年老的议员白兰德和英俊的瑞斯特,珍妮都是爱着他们的,并非那种单纯地为了钱,为了从他们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与他们在一起。她对家庭的回报是建立在自身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不是像《罪与罚》中,马尔美拉陀夫的长女索尼娅为了一家免于饿死而被迫出去卖淫,以维持一家清苦的生活。珍妮也是家中的长女,她也补贴家用,但也只是和母亲一起给旅馆的客人洗衣服而已。我并不赞同她是为了一家的生计而被迫做了白兰德情妇的说法,她对白兰德的感情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爱情,但对他是确实有好感,有感激。和白兰德在一起,可以救哥哥,可以使家里的日子宽松一点,更可以报答他的恩情。此时的白兰德,不是高高在上的议员,而是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与其说她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还是有些不合理的。而后来,白兰德经常到珍妮的家里和珍妮约会,更体现出白兰德对珍妮的感情是出于真心。如果没有白兰德的猝死,珍妮或许就有可能和薇丝塔和白兰德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如果说珍妮对白兰德的感情还是懵懂的,但她对于瑞斯特,确是真正的爱情。她爱上了他,竭尽全力地隐瞒她有女儿的事实。在同居过程中,珍妮一再叮嘱薇丝塔,不要打扰到瑞斯特叔叔,使得薇丝塔好奇地问“妈妈,瑞斯特叔叔是老虎吗?”瑞斯特也在相处中逐渐喜欢上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天使。可最后,瑞斯特还是离开了珍妮,为了遗产的继承。真情终究敌不过金钱。从珍妮的角度看,她又被抛弃了。但她却不怨恨,而是用美好的人性包容了这个不幸。她依然对瑞斯特充满感激,充满爱恋。
珍妮为何如此惹人喜爱?她的身上蕴含着女性所有的美德与品质。她总有着先人后己的精神,每个和她亲密相处过的人都会沉溺于她的美好,和她在一起是如此的舒心 。读着她的故事的我,也不由自主地喜欢她。她的身上有着包容不幸的温暖力量。当珍妮去大城市找工作时,她的母亲望着她面纱下的瘦削面庞,想到“那样美丽的女儿,是会有美好的人生的!”即使珍妮的人生并不美好,但她却有着使人感到美好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