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贤小学疫情防控下催生无边界学习新样态
立贤小学疫情防控下催生无边界学习新样态
近日,受到疫情影响,自11月3日返校复课以来,立贤小学将近二分之一的教师和三分之一的学生仍然处于封控区内,无法按时返校。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立贤小学制定了完善且详细的教学方案,不能到校的学生和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进行远程教学和学习,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催生出无边界学习新样态——校园无围墙、课程跨学科、课堂更开放。
校园无围墙
教师学生一半在家,一半在校,线上线下教学如何兼顾?
有学习资源的地方都是学校,有学习发生的地方就是课堂。立贤小学教师深度思考、探索改变原有的上课方式,借助新平台、新技术,力求课堂质量最优化。居家的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和教室里的学生一起上课,观看课件,并且随时连线参与课堂问答与互动。居家的老师通过连线直播,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电脑的另一端为教室及居家的学生上课,当老师的声音从电脑中传来,当老师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万里一堂课,两地共此时。每个班级按照课表有序上课,借助云课堂和视频学习,打破传统学习方式,打造无围墙的校园,无边界的课堂。
课程跨学科
半数老师封控在家,教师人数严重匮乏怎么办?
立贤小学开创性地制定了“一日班主任”包班方案,每个班级由一位老师负责,全程陪伴学习。在这两天的教学中,坚守岗位的老师们在备好自己学科教案的同时,还研读其他学科课程内容,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出一节节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老师带着孩子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看到美术老师带着孩子进行手工创作;可以看到体育老师带着孩子进行电影赏析,可以看到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一节节有趣的课,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课堂更开放
老师封控在家,学生是否可以成为小老师?
这两天,在立贤小学的一些教室里,老师们突然“变小”了,躲到了屏幕里。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走上讲台,成为了“小老师”。
15分钟里,板书、小组讨论、“老师”总结……教学环节一个不少,课堂生动。还有一些班级开展了一系列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更加开放。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立贤小学将不断优化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方案,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以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迎接全体师生返校上课。
撰稿:陈泱
审核:陈泱
推送:王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