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儿童观(九)——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线上教师教研活动之规则难题与应对
作者:钟顺欣
随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课程资源、自主游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重新思考定位教师的六项专业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日,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组织全体教师开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之旅。
董旭花教授以对谈解答的形式,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将自主游戏中的规则难题与应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为老师们在幼儿规则方面的困惑提出了指导性的应对策略。
倾听学习
老师们准时上线,积极参与培训。用心学习,努力提升,将以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引领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重点记录
把知识留在纸上,把成长记在心间。老师们在认真的进行线上培训学习的同时,详细的记录培训内容,把培训重点进行了整理、记录。
反思分享
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群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老师们在分享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夏玮
幼儿游戏中的规则不是简单的告知和记忆,而是孩子在游戏中的自我建构。在规则制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制定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需要就像董教授讲的那样“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真正做起来会越来越好的。我们可以让幼儿与同伴协商制定规则,教师帮助孩子理解规则,有助于孩子更好的遵守规则,也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王展
光想不做,害怕发生,害怕危险,会限制孩子的想象与思维的碰撞生长。在游戏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意,教师最好的支持与预判就是观察,仔细的观察,深入到孩子内心,了解他的所思所想,用贴近心灵的对话舒缓他的心理,用更好的轻声细语来代替暴躁生气。
吕高行
切实分析孩子本身的行为,更有助于孩子理解游戏的规则。在自主游戏中我认为要想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游戏规则,游戏中存在的材料、环境、时间、空间、教师指导方式都应该是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
赵德璇
孩子的规则意识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了,因为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也怕摔倒,担心自己被撞到所以就会去想办法,互相帮忙,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把问题解决,也不需要我们再多介入的去告知提醒,幼儿自我就将规则建构起来,我们需多等待,多观察,给予幼儿解决问题的空间。
王博文
我认识到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学会放手,尊重、支持幼儿自主选择玩伴、材料、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与自己有关的决定。允许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要制定规则,但是规则是行为规范,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在玩的过程中建立,没有涉及到是非的规则应该是弹性的、相对的,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李玉洁
看了董旭花教授的直播分享后让我不禁想起自己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困惑和情景瞬间,在规则方面的问题上让我找到了答案,同时学到了许多在规则引导上的一些方式方法。对我印象最深的规则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绝对的规则不能逾越,我们要表明态度,给幼儿以正确的引导;其他的规则可以弹性的介入。
通过本次学习,每一位老师都对自主游戏中,幼儿规则行为观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明确了以后自主游戏中的方向。理解始于观察,让我们用专业的眼光观察孩子,用适宜的方式支持孩子,在恰当的时候推动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