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梯的神奇之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我与电梯的神奇之旅

2022-11-15 16:48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386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前一段时间,每当老师组织孩子们站队时,总有小朋友扎堆儿站在队伍外嘀嘀咕咕研究着什么。原来他们被走廊一侧的送餐电梯吸引啦!这个特别的电梯,激发了孩子各式各样的好奇,带着疑问与猜想,我们组织开展了“电梯真神奇”系列创生课程,跟孩子们一起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在思考中收获。


 

01 我发现:这个电梯不一样

“我发现幼儿园的电梯门是上下开的。”
“这个电梯门口怎么有一个网啊?”
“这个电梯是运饭的,不能坐人。”
“我发现(电梯)上面有一些特别的标志。”
“我看牟爷爷关门的时候还会用力推一下。”



“那你平时见过的电梯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老师的追问,孩子们将《“电梯”朋友调查表》带回了家,与爸爸妈妈的协助下记录自己关于电梯的发现、疑问与猜想,以更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视角丰富其关于电梯的认知经验。

在彼此的分享交流中,孩子们不仅从同伴的口中知道了扶梯、直梯等不同种类的电梯,还认识了货梯、客梯、观光电梯等不同功能的电梯,还发现了更多自己之前没有关注的、有意思的“小问号”,孩子们继续探究的愿望更强烈了。

02 我探索:电梯运行的秘密
观察 | 那些重要的零部件

基于幼儿在调查表中的反馈,我们发现“电梯是怎么运行的”是大家高频关注的问题。于是,班级组织幼儿集体观看了《电梯运行原理》小动画,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电梯运行的秘密进行了阐释,齿轮、滑轮这些电梯中重要的零部件也成了孩子们的新朋友。
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需要支持与赞赏,孩子们浓浓的探索欲更需要及时的满足。因此,我们“顺藤摸瓜”开展了“藏在身边的电梯零部件”活动,没想到还真有不少收获。看,我们在教室的玩具筐、走廊的拼插墙、风雨操场的运动器械和旗杆中都发现了齿轮、滑轮的影子呢!

班级还组织孩子们“组团”参观了伙房,揭秘餐梯的“神秘入口”;请专门负责餐点运送的牟爷爷开讲“餐梯小课堂”,对孩子们的小问号予以一一解答。总之,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发现的眼睛有所发现。

体验 | 上上下下的奇妙

光是看看怎么过瘾呢?那是自然,幼儿的探究能力是在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顺着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一同体验着这场关于电梯的探索之旅。
中班的宝贝们趁机体验了一把“小小升旗手”,原来电梯中的滑轮用在旗杆上,就能把国旗升到高高的天空中。


滑轮用在户外器械中,就可以变成有趣的手动电梯,催生一场集体的人工动能。瞧,我们利用滑轮把小朋友升起来啦!

当兴趣遇到问题,就会碰撞出全新的经验。孩子们把使用滑轮的经验迁移到班级自主游戏“生日会”中,将之前固定小彩旗的做法进行了升级改造,把生日海报升到高处,实现了从地面到空中的飞跃。
为了保证海报停留在空中,孩子们还想到了借助积木、小椅子等材料的力量“拽住”绳子——这正是电梯配重系统的缩影呀!

没错,把游戏经验积累下来,并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就是这么快乐!
考虑齿轮零件在日常应用中的内隐性特征,班级充分挖掘、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积极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邀请社区内的机器人编程老师走进幼儿园,支持孩子们在操作智能编程积木的过程中了解齿轮在电梯中的运用,萌生进一步了解电梯运行的愿望,也为幼儿在后续活动中探索“如何保证电梯模型正常运行”提供经验支持。

操作 | 电梯模型不简单


为了支持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开展有关电梯的探究活动,依托STEAM教育理论,班级在活动区游戏中提供了电梯模型组件套装。

比拼模型更考验脑筋的是如何保证模型的正常运行:齿轮没咬合好、线绳缠在轴上、轿厢卡住了、电池装反了、“货物”太重太大了、“乘客”站偏了……电梯模型真的不简单。从组装模型到运行模型,孩子们自己动手拼一拼、试一试,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中探索着“保证电梯模型正常运行”的奥秘,也体验着合作、协商的价值与快乐。

03 我收获:乘坐电梯有讲究

通过一系列围绕电梯的探索,孩子们在拓展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延伸出对乘梯安全与礼仪的思考。
因为了解了齿轮传送的原理,
孩子们懂得了乘坐扶梯时要注意避免绞伤;
因为感受了电梯模型运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必要,
孩子们理解了为什么要在乘梯时禁止打闹;
因为体验了超重对电梯运行的影响,
孩子们明白了电梯不能超载的原因。
……


有了这样的认知经验,乘梯礼仪也更容易内化成孩子们的文明习惯:先下后上、有序等待、不争不抢。

从对“幼儿园餐梯”的好奇出发,我们借助这次偶发的教育契机,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创生出一系列游戏化课程,支持幼儿以真正适合孩子的方式主动学习、自然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让我们一起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共同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