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童心 以美育人 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 温小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浸润童心 以美育人 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 温小杏

2022-11-16 14:45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389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优秀传统文化是美育精神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西安市鄠邑区教科局的指导下,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遵循“艺术至雅”的原则,秉承“普及提高、传承创新”的美育思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课后服务各领域。


 

 一、多学科整合,润物无声

       世界各国课程开发与研究显示“未来课程的发展将是整合与开放“《现代课程论》。在我校语文课程中,将唐诗可诵、可唱、可画、可赏。通过诵唐诗、唱唐诗、画唐诗、赏唐诗等有趣的方式体验我国优秀文化,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集德育、美育、智育与一体,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育人效果。数学课程注重实施思维型课堂,引领孩子们通过多维度感官体验课程,开放思维,图型整合中运用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等多途径手段进行教学。




       校本“素养课”更是容语言与艺术为一体。在我校的体育课程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音乐,配合音乐进行调整孩子情绪与课程参与,自发创设“全校性”跳房子多彩律动课程设计,将色彩与空间充分利用,在体育课程中运用音乐与古诗词语言进行身体平衡心里健康训练。音乐与美术,关注艺术本身,引领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认识美,创造美,的同时建立学生秩序美,融合多学科通识常规,关注学生感统协调发展。科学课程建立steam课程体系。将美育落实入科学课堂。



二、素质型艺术课堂,扎稳根基

       新区小学利用新建校契机,在音乐课堂中,从一年级开始实施中央音乐学院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课程教学法,从听、唱、想、动,多重感官联觉与思维相结合,落实音乐课程核心素养。在体验式课程中,融入音乐学科能力训练。落实“小乐器“进课堂,将一年级全体小乐器定为空灵鼓,二年级为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小钟琴。三年级为拇指琴口风琴。在德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基础上,注重过程与育人方法,并加强音乐知识素养学习,把识谱,唱谱教学落到实处。借鉴参考国际先进教学法“科达伊教学法手段”。让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开始认知乐谱。(从字母谱,节奏谱,简谱,到五线谱)循序型教学。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融入到歌唱欣赏教学,训练学生感统协调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视频动画、PPT展示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

       建校初,温小杏副校长带领艺术教师团队,将我区剪纸与农民画艺术,秦腔眉户戏曲艺术,民间锣鼓舞艺术进行采风收集整合,创立文化传承型社团课程。先后开设了国画课程、中华小四弦、布老虎、木刻、舞龙、鼓舞、户县社火、蓝晒、古法造纸、诗词楹联等课程。


   
       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四、教师培养团队建设与多机制联合

       为建设美育教师团队,专业师资保障。我校实行与高校,陕西省美育研究院专家互联,进行专家和一般教师相结合,校内外专业师资相结合,中学美育教师互动交流,高校理论理念指引。建立陕西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
       在教师培养上,我校发挥一切资源,对艺术教师进行培训。音乐教师加入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利用假期周末,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培训每学期十余次。鼓励社团教师自考舞蹈教室资格证。与国内各级合唱指挥家学习合唱指挥。

五、积极研发艺术校本教材

        基础能力从娃娃抓起。在我校现有的重点艺术社团上,组织我校艺术教师(温小杏,张茜,李莉等)联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栋,舞蹈课程博士侯颖,启程编写小学舞蹈校本教材。音乐组负责人张茜编写小学合唱校本教材。




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美育

       学校将校园内各个走廊,栋梁厅,建筑柱子等公共空间装修成展墙,形成走廊美术馆。将学生的社团及课堂作品做成专题展示区。形成各种美术手工主题展:(油画,国画,剪纸,传统手工,儿童画,蓝晒、学生自画像展示区)并从视觉审美上将各区域展区与学校建筑特征与色彩相融合。

 
七、建立艺术管理网络体系

       学校建立三级艺术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即德育处规划计划、艺术组总体安排、班主任和音美教师具体实施。通过“两全三推进”模式,即全体学生全面参与,从课堂普及、社团补给、校队提高三个方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学生水平层次。坚持“四个结合”,即课堂社团相结合、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校内外师资相结合、常规活动和比赛展示相结合。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落实以美育人,立德树人,以美培元。需要学校与教师在理念上紧跟时代发展,行动上更新落实勇于实践!为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为教育的发展而奋斗。树立终身学习先行,思想觉悟清晰,行动有力。在有限的的范围内作出无限的教育。真正落实五育并举。让美育之花繁盛整个校园的同时,能辐射引领带动周围其他学校,甚至更多的学校。我校将把美育根基式教育夯实培根。在各个现有项目上继续前行,并开拓视野挖掘更多美育育人机制。

图文来源: 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    温小杏
编辑|王茜茜
审核|苏伟华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