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财落】这所郊区老校内 撑起来一个小型“展览馆”
这是一所随迁子女数占70%的郊区老校,两年来学校对校园进行逐步翻新整修。尤其是教学楼部分,从五育并举出发,分层设计主题。让学生不出教学楼,也能走进“展览馆”。
“每一层楼都有一个主题,从传统文化到国防教育,从书画戏曲到载人航天,教学楼的改变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育人功能的提升,希望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沈北新区财落学校校长魏俊宇这样介绍到。
随迁子女学校的前世与今生
这样一栋窗明几净、主题鲜明的教学楼在2020年之前却是另外一副模样。沈北新区财落学校位于沈阳市沈北蒲河之畔,是一所随迁子女占70%的郊区老校。曾有一度,学校学生锐减至300多人,学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家长们领着新入学的孩子走进校园,看到破落的操场、教学楼纷纷摇头叹息。2020年到2022年,对于别的学校来说可能是普通的两个学年,但对于沈北财落学校来说,却有着历史意义上的改变。两年间,财落学校对校园进行逐步翻新整修。尤其是教学楼部分,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分层设计主题。让学生不出教学楼,也能走进“展览馆”。
教学楼总共有五层,每层楼设计了一个教育主题,每层楼设计了一种颜色,每种颜色赋予了一种教育内涵。
刻在墙上的文化与历史 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
步入一楼,映入眼帘的是暖橙色调,教室的门、墙裙、窗帘、暖气罩、班牌……色调统一和谐,给人以温馨。
一楼是传统文化教育长廊,长廊文化主色调是橙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年的岁月长河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楼的文化长廊介绍了从先贤孔子、朱熹、司马迁、建安文化、四大名著以及唐宋八大家、王阳明等一系列历史人物及优秀文化。它们分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空间范畴,这些历史人物及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智慧,提高人格修养。
往上走,二楼是国防教育长廊,长廊文化主色调是军绿色。心系国防,从小做起。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为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教育长廊分为了两个板块,放置了从甲午战争、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其中还涵盖领土、领海、领空的释义以及歼击机和东风导弹等国防力量科普。处于和平时代的学生,通过国防教育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地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的报国之志。
科技与艺术 树立孩子强大的民族自信
三楼是科技教育长廊,长廊文化主色调是天蓝色。科学知识是人类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而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普及科技教育的意义则更加深远。为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科学,为此设计了天蓝色的科技教育长廊,长廊中涵盖中国载人航天、中国天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辽宁号航空母舰、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嫦娥工程、蛟龙号、青蒿素、北斗导航系统、港珠澳大桥、中国高铁等前沿科技。科技教育长廊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让学生从小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中国红的四楼红色教育长廊格外引人注目,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积极进取的五四精神、坚定信念的长征精神、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的井冈山精神、敢于斗争的西柏坡精神、同心共筑的红岩精神、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和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中凝聚升腾。
五楼是艺体教育长廊,长廊文化主色调采用淡紫色系。艺术体育教育价值体现在教导心灵,通过一次次优质的审美体验,让人在美的熏陶下修身养性,形成对万事万物美的理解和追求。客观来说,孩子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艺术体育文化长廊分成艺术和体育两大版块。艺术版块的中国书法,呈现了甲骨文、金文到隶书等不同时期书体的演变;中国戏剧选取了京剧、豫剧、评剧、越剧和黄梅戏五大剧种。绘画选取了素描、油画和中国画等代表性画种。体育版块选取了奥运精神、女排精神以及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艺术体育教育长廊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素养和能力。
漫步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学校的文化长廊,听着学生宣讲员的讲解,仿佛置身于展览馆,跨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咀嚼名人佳作,感悟人生哲理;驻足天眼、北斗导航,感受中国科技的魅力和自豪;品评书法,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少年无畏 走向宽广人生
“我们的教学楼叫五彩教学楼”,“我们的教学楼就是个展览馆”;“现在的学校环境太好了,比城里的都好”“我们学校的每个长廊,都是我们的教育阵地,我们已经把五育内容溶入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参观完我们的教学楼,听我们学生宣讲员的讲解,你无异于走进了一个个主题教育展馆”在财落学校,不论是师生还是家长,只要提起新教学楼,就是满满的好评。这所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由原来相对薄弱落后,以至剩余不到300名学生的学校,如今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今年已达760人,两年间学校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学校的蜕变更体现沈北新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奔跑在幸福教育的阳光下,沈北新区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