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理论 笃行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评价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核心议题。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我国学前教育评价改革方向提供了指引,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成为了当今之务。
为促进高质量学前教育评价的学术研究及其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向上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于2022年11月12日-13日在线上举办了“2022年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作为本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有幸参与了第一分论坛的会务工作。11月9日,罗湖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李米莎、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张海洋莅临幼儿园检查和指导会前准备工作,并参与了第一分论坛的直播预演活动。
11月13日,第一分论坛的受邀专家们围绕“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命题,共同探讨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各位专家通过园所分享评价工具的使用与实践感受和收获,以及研究报告理论的新发现与建议(请检查表达是否有误),寄望能够为各学前教育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实践者提供启发,促进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该论坛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程秀兰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副教授张亚杰主持,共有16名专家对幼儿园质量监测、教育质量、课程评价等作主旨汇报。
探索集团化保教质量监测 推动园本课程自我评估
一、集团化保教质量监测的起源
教工幼教集团总园长郭华首先介绍了集团化保教质量监测的缘由和背景。她认为集团化办学有助于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形成。集团建立初期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尤其是教师资质的不均衡。她认为有必要基于教工幼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挥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促进集团高质量的发展。
二、集团化保教质量监测及成效
郭园长其次阐述了集团化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监测路径。在罗湖质量监测互访行动的促进影响下,2020年,集团开始利用《深圳市优质特色示范幼儿园创建指导手册》作为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工具,通过“建立体系、明晰内涵、实施监测、分析反馈、结果运用”这五个路径开始对集团下属园开展过程性质量监测工作。随后,集团针对第一次抽取试点园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整改思路与相关建议和措施,各下属园在第二轮监测前进行自查整改。两年间,集团对全部下属园完成了1-4轮质量监测,覆盖率达100%。从实践过程及反馈中可以看到,下属各园整体保教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提升,园际间办学质量差距逐渐缩小。
三、园本化课程的探索
整体可观的质量提升数据促使集团探索更具针对性和适宜性的园本课程自我评估。集团通过问卷调查、集中讨论、分头实施、经验汇总的形式开展研究,与教师共同细化解读监测量表中蕴含自主内涵的指标,为教师建设和实施自主活动课程提供了具象指引。
郭园长指出,监测指标园本化的运用不仅促进了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同时还推动了园本课程的建设,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更促进了幼儿自由自主地全面发展。质量监测园本化后,园本课程更具适宜性,真正实现了“自主的老师成就自主的儿童”的课程理念。集团发挥了课程资源共建共享、队伍建设共融共生的作用,逐步实现集团办学质量优质均衡。
会场现场情况
作为本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的承办单位,教工幼教集团在教工幼儿园设立线下会场,组织集团课程保教中心负责人,集团下属园各园长、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在教工幼儿园二楼音乐厅共同观看学习,并现场组织教师对各专家相关研究报告和实践收获进行重点记录,供后期共同教研探讨。
会议当天,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张海洋、罗湖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李国波、学前督学中心专职督学刘佳宝亲临会场现场,为会场直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了全程把关。
学新知新 厚积薄发
本次学术年会对教工幼教集团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本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的承办单位集团全体教师始终以主人翁姿态,全员参与,集体思考。从集团宏观角度、园本中观和班本微观角度,借助教学研讨、园本教研和班级实践总结的形式,总结回顾以往集团过程性质量监测工作,梳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探讨出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在管理统筹与经验共享的相辅相成中形成促进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质经验。
凡益之道,与时谐行。新的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只有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