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生活“小管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家有生活“小管家”

2022-11-17 13:33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395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家 , 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舒适、干净的家,能带给我们温暖与希望。适度参与家务劳动,是承担家庭责任的第一步。在劳动中,我们能得到锻炼,获得认可和成长。爸妈期望我们多参与、更独立,我们却不想自己“被安排”……一起来聆听亲子声音吧!

少年说:

王若溪 三年级
家务做得好,妈妈会奖励我,延长看电视的时间。偶尔也会给我些物质奖励,买些好吃的、我想要的东西。做得不好时,她也会罚我再做一次,直到做好为止。

张家郡 三年级
我喜欢做家务,因为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了。她能不再那么辛苦,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了。如果做家务有奖励,我希望妈妈平时能对我温柔些,或者可以多多夸奖我。

李佳琪 六年级
我不喜欢在做自己的事情时,被爸妈安排做家务。比如,专心画画时,非得要求我去搬东西。做家务的确能提升我们的各项能力,但我不愿牺牲自己规划好的时间,只为做家务。

冰淇淋 三年级
不常做家务的我,对劳动课还是很喜欢的,感觉劳动比学习有意思。有时我在想,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做家务还需要自己动手吗?不过,机器也有坏的时候,自己会做可能更牢靠。

蒋卓依 六年级
叠袜子时,我在不经意间学会了数单双数,拖地时,我发现不同材料的地面想要擦干净,使劲的力度要不一样。做家务是一种学习体验,会动手,还要会动脑。我第一次学和面,面糊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越搅越粘手。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反复操练、思考,终于找到了技巧,耐心地慢慢和,面糊就成团了。妈妈说:“厨房的热度决定家的温度,家的样子就是我们生活的样子。”我家的厨房里,总能传来锅碗瓢盆的幸福交响曲。

无价男神 七年级
9 月开始上劳动课了,这门课很重要,以至于所有的老师都不敢占课了。我认为如果没有劳动实践能力,知识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李泰宇 六年级
爸妈很勤劳,在耳濡目染中,我对家务劳动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刚开始,我没掌握好做家务的要领,总是笨手笨脚的,不仅没能帮爸妈分担,还越帮越忙。每次在我快要放弃时,妈妈总是耐心地教我。劳动中,我体会到了爸妈的劳苦。作为家中的一员,我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爸妈负担,扛起男子汉的责任。

竹眉 七年级
家里几乎都是爸妈做家务,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叠被子和收拾碗筷。做其他家务时,妈妈总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她还要再返工,我也就没有热情再做了。虽然我在家里干活少,但在学校里做值日是一丝不苟的,感觉和同学们一起劳动更有意思。

家长说:

刘紫涵妈妈 家有五年级女孩

做家务不是简单地增加生活技能,而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转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促进家庭关系融洽。为了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我们会安排她整理自己的房间,落实任务并提出要求。我家为了带动孩子承担家务劳动,每位家庭成员都积极参与,没有人置身事外。

安慕希 家有七年级男生
在共同商榷下,我家制定了“家务薅羊毛”计划。这样本身就说明我们都不爱干家务。一天晚饭后,儿子数了下用了几副碗筷,说:“妈,一会儿我来洗碗。”恰巧这天做的红烧肉,我看着盘子上的油渍心想:“如果今天他来做,我不仅要再刷一遍,还得付钱给他。”于是,我和他商量说:“油太多了,咱要不换一天挣外快?”儿子想了想说:“行吧,这一块五我就不挣了。”

小九 家有五年级男生
孩子有意愿学做饭,我觉得的确可以尝试。“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会做饭的人,以后会更懂生活。掌握劳动技能虽重要,但不能把它当作家庭教育的任务,硬性要求孩子完成,而是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亲身尝试,感受失败,鼓励他再尝试,直到成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朱霞 家有二年级男生
增加劳动素养课,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也很关键。比如,做饭、种菜,是学校有场地实际教学,还是布置任务家长协助打卡。如果是前者,我很赞同;如果是后者,流于形式, 只会增添家长们的负担。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光明少年》11月刊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