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助力融合教育专业支持 --2022年济南市融合教育研修班顺利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提升济南市随班就读工作质量,擦亮济南市“泉融和”特殊教育品牌,由济南市教育局主办、济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办的2022年“济南市融合教育研修班”于11月14日至16日在莱芜顺利召开,济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嵇晓婴、副主任于生丹,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焐出席本次研修班开幕式,各区县教体局特教分管干部,随班就读学校分管校长、骨干教师,特教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等八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研修班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展开,甘肃省临夏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老师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培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特殊教育发展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近年来,济南市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精神的同时,立足实际、精心谋划,以“普及范围”“惠及内容”“保障程度”“质量标准”四个维度为抓手,聚焦“进得来”“惠及广”“质量优”的目标,打造了“泉·融·和”特殊教育品牌,全面推进全纳平等、医教康教融合和特殊教育个性化实施。
专业化支持是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学得好”的关键要素,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优化特殊教育资源保障,济南市完成了市、区、校三级特教资源支持体系建设,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举办融合教育师资培训,先后培训教师达300余人次。在一系列培训的带动下,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攀升,近三年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获省级及以上教科研奖 17 项,56名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在今年举办的首届济南市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23名教师脱颖而出,推荐参加省级比赛。
此次融合教育研修班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野以《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资源配置与实施方法》为题讲解了资源教室的功能、人员配置及技能要求、具体实施方法等内容;山东省体育学院教授张东亮以《感觉统合训练》为题详细阐述了感觉统合的概念、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评估及训练方法等;济南大学教授宿淑华以《融合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为题从融合教育中的课程、教学适应与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和讲授。历城区彩石中心小学、莱芜实验小学、钢城区艾山施家峪小学等六所首批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在培训会上就随班就读工作的创新亮点和经验做法进行了典型发言。
通过培训和交流我们感受到,我市的融合教育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质的飞跃,但随班就读专业化支持与高质量融合教育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党的二十大对我市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作出了方向引领和行动遵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融合教育保障体系,形成特教专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引导和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和保障人民对公益、普惠、优质、高质量的特殊教育需求,实现普惠性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成果的普及实惠、方便可及、人人共享。
通讯员:张杨
供稿部门: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