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柿”情画意
正值寒露,结合山东省青岛市山东路幼儿园“四季四知——秋知爱”中关于节气对孩子的关爱与引导,班级根据节气“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吃柿子的这一习俗,除引导幼儿了解柿子的美好寓意外,还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一场“柿”情画意的美好新“柿”界。
畅聊美好“柿”光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拓展其经验和视野。一天,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刘老师的手机上有一个小柿子的挂件,孩子们围绕在刘老师身边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老师,你为什么要挂一个小柿子?”“我知道爷爷说柿子有事事如意的意思”……
第二天刘老师便把柿子带到班级中,孩子们看到柿子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我吃过柿子,我和爸爸爬山的时候看到柿子是长在树上的。”
“快看柿子是橙色的,好可爱。”
“奶奶说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容易拉肚子”......
面对孩子饶有兴致的畅聊,作为教师,我们时刻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结合柿子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和传统文化丰富幼儿的经验,以满足他们求知欲。于是幼儿们将和柿子一场美丽的约会就此拉开序幕。
探究好“柿”多磨
那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通过“看,摸,闻”,调动各种感官对柿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柿子摸起来是硬硬的”“柿子闻起来怎么是树叶的味道”。除了了解柿子的外形特征,孩子们还体验着探索、发现的乐趣。
记录“柿”不可挡
孩子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晒柿子的方法。“清洗,擦拭,削皮,挂晒”宝贝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晾晒柿子的前期准备,小组合作把自己削的好柿子护送到大树上,让它们晒晒太阳,吹吹风。接下来几天孩子们随时关注天气情况,每隔几天就会有新发现,柿子从饱满的橙色——颜色发暗——表面出现褶皱,越来越小——成为柿子干,通过记录表的形式把柿子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最后品尝美味的柿子干儿啦。
绘色“柿”情画意
柿子晒成功了,孩子们对柿子的热情未曾减弱,结合美好寓意,通过前期孩子们观察柿子,晒柿子的经验,运用泥工、绘画、柿子装饰等方式,真正打开了一副新“柿”界。
在与柿子的近距离接触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索、协商合作、记录,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生长的神奇与魅力。生活即教育,在探索柿子的活动中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发展的痕迹,经验的拓展,看到了自然资源体验中幼儿自发成长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