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124):工作室活动随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名师工作室(124):工作室活动随感

2022-11-18 12:03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400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工作室活动随感
姚集小学  梁红群
最近三周接连参与了三次王老师工作室活动,参加了一次其他语文学科的相关活动,虽不敢妄言自己收获颇丰,却引发些许的感想。
​ 工作室以年轻老师为主,除了作为导师的王老师便数我年龄最大。所以,每次王老师征询我们是否要在活动中上课时,我都沉默不语。年级稍大,仅存的自尊心不断提醒着自己,还是不要轻易在一群优秀的小姑娘面前暴露自己的种种劣势了。也正是为此,工作室学习三年,我以听为主。
​ 最近频繁的听课,不经意间便发现每一个小姑娘的课堂教学水平都在快速提升,不禁汗颜:我也不过三十八九,怎么就不思进取,直直的躺平了呢?
​人啊,还是需要寻找不断进步的动力的!
​看到这几次活动中几位上课老师的进步,我认真的反思自己,也尽力的去总结她们提升的原因,竟有些许豁然之感。
​这些年轻的小姑娘普遍是刚毕业的年纪,却有幸能在各名师工作室接受系统性的学习。名师引领,任务督学,同伴促进,再加上工作室提供的各种丰富的学习机会,自然在工作伊始便拥有了别人无法匹敌的教育资源,也同样拥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
​同时这些小姑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谦虚积极。在工作室的三年,经常能看到这些老师争先恐后的上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展示课,研讨课。 上课的过程既是锻炼自己胆量的过程,更是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革新的过程。同样,除了上课老师收获颇丰,听课老师也是大受裨益,日后教学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一次都会有一点收获,持之以恒后就有了丰硕的成果,这样的成果在无形中提升了老师的个人能力,也让自己率先拥有立足本学科小阵地的先决条件。
​这正是这样浅薄的见识,让我像个唠叨的妇人,时常跟我几个要好的小同事啰嗦:多听课,听课后得有自己见解,学其精华,去其糟粕;敢上课,但有上课机会,小到年级公开课,大到县里各种赛课,都要积极争取,敢于参加,大胆展示,保持一种进取的状态;乐倾听,对于其他同事的评价,要以谦虚的态度来认真聆听,不要因为赞美声而产生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大感,以虔诚之心听问题,以辩证态度看待表扬;勤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尤其应该体现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更需要活水上涨,源源不断,才能让个人知识储备不断增加,能力不断提升。​反之,作为年轻教师,切忌骄傲自大,切忌不思进取,切忌停滞不前,用一种方法教了一本书,用一个套路教了一批批孩子,用一点知识糊弄了一辈子的教学生涯……
​ 昨天下午孩子们都去练操,和集集在办公室聊了一小会,我把同样的唠叨和自以为是的观点又强加于她。在我心里,她是那么聪明的姑娘。年纪轻轻,课却上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旁逸斜出,更不放弃一个后进生。这样聪慧而有灵气的老师更应该不断突破自己,寻求一切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机会。
​我把我工作来失败的经历讲给她听,也把我四十岁才评中一的尴尬与她笑谈,让她从我这个反面教材中能有所启示,事事宜早不宜晚,但唯独努力,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曾晚过!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