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125):研讨学习共收获  深耕课堂促成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名师工作室(125):研讨学习共收获  深耕课堂促成长

2022-11-18 16:58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403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研讨学习共收获  深耕课堂促成长
王鸿工作室“语文学习支架的搭建与应用”第八次教研活动简报
撰稿:靳红、冯岩妍
为稳步推进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带领孩子聆听窗外声音,促进教师间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精彩碰撞,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探索,提高教学水平,也为培育站成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平台。睢宁县王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与徐州市杨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语文学习支架的搭建与运用”第八次教研活动。


上午由四位老师执教四节教研课。第一节课由杜念峰老师执教三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杜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和课后习题设定目标,组织教学。导入环节,杜老师以一幅画,一张地图,拉近了师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接着,杜老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即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句话总结全文的作用。而课文由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景美、物产丰富,杜老师在本堂课引导学生抓住“树”的四季变化,通过关键语句体会树的多,树的美。杜老师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学习多音字“兴”在告知两个读音之后,出示了“来到美丽的小兴安岭,我高兴极了。”让学生入情入境,记忆深刻。杜老师还重视与前面学习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之间的联系和落实。对于课文中难懂的词语“抽”,杜老师搭建了一个支架,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抽”虽然和“长”的意思差不多,却更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第二节课由夏冰冰老师执教三上小古文《司马光》,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古文,但是在这堂课上学生却学得非常轻松,情绪高涨。“摘星行动”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在摘星的过程中,夏老师适时搭建支架,如理解课文时,除了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还用拆字组词、连词成句的方法,把词语串起来理解课文语句,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就显得非常容易了。另外,夏老师还非常尊重学生的发现,灵活应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学充满智慧。

第三节课是来自潘塘小学的胡永妹老师执教的四上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胡老师从课堂导入环节就设置了情境:你们来到新的环境,见到新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心情怎么样?自然导入新课。学生看图,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再次体会了一把“心儿怦怦跳”。在指导环节,胡老师注重范文的引领,如从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习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围绕写具体,胡老师用“批卷”这件事,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从而概括了写作的要点:多用心理描写,让心儿动起来;调动多个器官,让人物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心儿飞起来。习得方法之后,80字的一段话,学生动笔就简单得多了。再加上胡老师又提供了表示心情的词语或词组,学生的描写就更加生动了。

第四节课有高梅老师执教四上《爬天都峰》,高老师的第一课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目标明确,既给学生提出了朗读要求,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高老师指导学生从课文重点语句中找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的六要素就呈现出来了。用做阅读单的形式让学生落笔,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训练语言表达的目的。

中午休息之后,靳红、许雪荣、房晓凤、陈振四位老师对上午的四堂课做了简短的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收获和建议。

接着,特级教师、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体局的杨平局长为我们做了《语用视角下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的讲座。杨局长的讲座内容正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最关心也最烦心的内容,如何突破小学写作的困境,杨局长给我们指点了迷津,通过作者与读者互动激发“语用”写作动机(解决问题:不想写);创设情境,唤醒经历,厚实“语用”写作根基(解决问题:没的写……

胡永妹老师为我们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解读》的专题讲座,胡老师先为我们解读了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以及要求,又以三上“传统节日”为例,细致地介绍了自己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明白了跨学科学习,既要立足语文,同时也要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和生活,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语文的有用和无所不在,认识到生活是不分学科的,学到“活的语文”,发展综合素养。

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张跃主任,睢宁第二小学的王冬梅校长,特级教师孙薇老师也莅临指导。学员们在教学研讨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也更明确了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要合理、适时地搭建学习支架,要落实新课标理念,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让核心素养软着陆。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