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校园 助力“双减”服务——涿鹿县东风路小学开展“走近科学 逐梦未来”课题系列活动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进校园项目通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按照河北省、张家口市各级科协和县教体局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在我校全体学生中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教体局领导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目,为此学校积极投资了无人机、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照相机、航空模型、标本、图书、画册、讲座等有利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活动阵地。
从11月3日开始,学校围绕《科学素质纲要》,聚焦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充分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实践资源,开展《走近科学 逐梦未来》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学校董方圆老师和董冰洁老师为学生们进行了《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和《科技创作视屏规范录制》的培训,其中教体局教育科长岳振霞、片区学校领导及其他参与人员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学生们也参与培训,观看视频,进行科技小实验、绘画科技手抄报等活动,本次活动实现了班班参加,人人参与。
此次培训分为“科技创新小发明”和“科技小论文”两个内容。培训中,两位老师结合自身从事科学工作多年的经验,从指导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际出发,向师生们阐释了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介绍了科技小论文创作过程中的相关要求,从“三自原则”“三性原则”等方面强调科技小论文一定要有真实性与实用性。分享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规则、小论文的定义、主要形式、基本要求、怎样寻找研究专题、写作建议以及优秀小论文案例赏析等方面的内容。从小发明的特征、如何开展发明创新及发明创新实物案例分享等方面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了创新知识内容。
在两个多小时的科普讲座中,师生们都深受启发,辅导员们则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们感到发明创造其实并不难,只要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意和收获。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校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参与科技科普活动,求知求真、勇于实践、敢于推理,同时引导学生人人参与、感受科学并动手实践,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多元发展人才而不断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