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钳工锯削技能
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作者:张高峰
摘要:钳工实训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而锯削是钳工加工必不可少的基础操作,锯削质量的好坏,对工件后续的加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钳工锯削技能,对于中职学校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授课任务,文章从教学实践总结出发,对钳工锯削技能提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钳工;锯削技能
钳工操作是一门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锯削主要以手动操作为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常完成工件的时间差距很大,对学生进行观察后发现,做得慢的同学,多表现为起锯不正、锯缝歪斜,每次加工留下的余量大到2至5mm,或者锯歪,将工件代加工表面破坏,为后续加工无端增加更多的工作量,进而影响整个加工效率。[1]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从实际出发,将操作作为重点引导示范,理论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切实得提高锯削操作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定明确的锯削目标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训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只为了完成一节课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设立明确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加工过程中,有一个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满足和提高。
1.加工任务目标
要对零件图纸进行详细得分析,告诉学生本次加工要完成什么样的零件,零件的材料是什么,图纸中的各个标注代表什么样的含义,有什么样的尺寸精度要求、形位公差要求和技术要求,什么样的表面质量才是合格的,我们在加工中如何合理得编排工艺,通过合理得锯削,去保证这些要求更好得实现。
2.技能任务目标
要让学生明确锯削要达到的技能标准,告诉学生锯缝要直,在锯削之后要保留0.5mm左右的加工余量,锯削过程中要左右手稳定拉动锯弓,才能保证锯缝不会歪斜,也可以避免锯条因为受力不均导致的过度磨损和断裂。
3.思想任务目标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上多花时间,把锯削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在学习和实训操作中,培育工匠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钻研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思想境界的提高。[2]
二、掌握正确的锯削步骤
锯削是一项有难度的技术工作,正确合理的加工步骤是能否顺利完成整个锯削过程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学生此方面的培育,让学生遵循加工规律,保证加工姿势正确,并养成长期准确的加工习惯。
1.起锯
起锯质量的好坏对工件的锯削质量起着直接的影响,起锯有远起锯和近起锯两种常用的方式,近起锯常用语薄板材料,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远起锯,因为锯齿是逐步缓慢得切入材料之中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易卡住锯条,引起锯条断裂或崩齿,起锯角度以15°为宜,起锯角太大容易卡锯条,太小又难以切入材料。
2.推锯
推锯时,速度不能过快,以每分钟30-60次为宜,并以锯条全长的三分之二工作,以免锯条中间部分磨损过快,推的过程有两种运动,一种是直线运动,适用于锯缝底面要求平直的槽和薄壁工件的锯削;另一种是锯弓上下摆动,这样操作自然,两手不易疲劳。
3.回锯和收锯
回锯过程中,要适当抬起锯条,避免锯条和已经锯削的平面接触,实现空行程。在快锯断的时候,动作要轻,节奏要慢,以免突然断裂的惯性导致伤到手臂,同时也要时刻注意零件,不要让它从工作台上掉落,以免砸伤自己。[3]
三、总结常用的锯削技巧
在遵循加工要求的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加工的方法,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训练和提高锯削技术,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了一些可以帮助提高锯削技能的技巧,具体如下:
1.划线辅助
为了锯得直,我们可以利用辅助线的方式,在图形参考待锯削一方,偏离3mm划一条直线,起锯的时候,将起锯点定在两条线中间,这样在锯削的时候,可以随时观察自己加工的轨迹是否偏离方向,偏离到了哪个方向,并作出对应的调整。
2.断锯条辅助
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即使划了参考线,学生还是会偏离参考线要求的方向,并且在回调过程中,出现锯条崩断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断裂的锯条,将锯条平整的一段压在辅助尺寸线上,然后将锯条和待加工零件夹持在台虎钳上,锯削的时候,沿着断锯条的平整面进行起锯加工,锯弓来回加工过程中,断锯条可以阻挡朝向辅助线的偏离,这样锯削的锯缝很直,对于初期接触钳工的学生或者锯缝经常歪斜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矫正的方式,经过长期的训练,很多学生都改善了锯削的习惯。
3.保持正确加工姿势
锯削过程中经常锯歪怎么办呢?经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锯歪都是由于站姿不对或者握姿不对,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加工姿势,使他们左脚与台虎钳中心校成30°角,右脚与台虎钳中心线成75°角,两脚之间保持距离在200-300mm左右,将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起锯时,左手拇指指甲按在辅助线上端对应平面处,锯条靠在拇指指甲上定位,右手握紧锯弓,来回锯削三四次,使平面产生工整的锯路,然后再进行锯削,锯削时左手要控制好方向,眼睛要盯着锯条,时刻保持锯条来回过程是一条直线,如此加工出来的锯缝才会很直。
4.利用腰腹力量
锯削是一门非常耗费体力的加工活动,学生经常在加工完成后抱怨太累、胳膊酸痛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了,主要在于锯削时只利用了胳膊的力量,身体没有随着胳膊进行前后运动,导致过分消耗,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右胳膊靠紧身体胸腹部,身体向前倾斜,使右胳膊和锯条行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左腿在前,右腿在后,锯削时身体和胳膊一起前后摆动,充分利用腰腹部的力量,大大减轻胳膊的负担(左撇子方向相反),这样不仅加工出来锯缝很直,而且节约很多力量。
结束语:作为中职实训课老师,我们在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锯削的姿势及时纠正,并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积极投入心血,一定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机械工匠!